一觉醒来,发现已经是早上9:35了。之前和任老师约好九点半开始上课。这让我非常羞愧。
我赶快打开手机,发现任老师在八点多的时候就给我留言,问我能不能准时开始。我赶快解释,实话实说。
任老师的回答让我有点意外,她说:“看来你可以允许自己了。(我的理解是:允许自己接纳自己,也就是爱自己的表现。)”
我赶忙解释:也不是允许自己,内心感觉是很不安的。
任老师说:“迟了就迟了,结果就是换个时间进行,去体会允许自己迟了的这个状态是什么。”
我说:“如果是只影响我自己,那倒无所谓的。可是,我知道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比较紧张。
然后我想到多年前,记得毕业刚上班的时候,学校离家大约有十里路,我只有一辆小电动车,有一次电动车忘记了充电,走到半路就走不动啦。心里那种焦急,懊悔,恨自己为啥忘了充电,迟到了后全班学生等我一个人,学校领导看见我慌里慌张的狼狈的样子,我该怎么解释?
还有一次,是冬季,我挺着6.7个月的肚子,头天晚上下了大雪,第二天早上路可滑可滑的,我推着车子,根本没法骑,还不如步行。本来16.7分钟的路程,结果用了40多分钟,走到学校大门口的时候,打了上课前两分钟的那个预备铃……也就是,卡着那个点,也可以算没迟到(因为我们不打卡,不签到那时候)。后来下课,听同事们说,天气和道路原因,迟到的老师还不少,似乎心里也不难么愧疚了。”
任老师说:“我今天早上的时间都在做事,没有耽搁任何的事情亲。你可以通过这个体验尝试区分想象和现实。”
我说:“其实,开始的时候,担心你会责怪我。我想象着,你可能会对我失望,觉得那么大人了,居然因为睡过头耽误了课程。现实是,任老师跟我说并没有耽误任何事情,而且也并没有责怪我。
而且任老师正好拿这个例子教我分清想象和现实。
这要是在以前的话,我可能只是沉浸在那个羞愧或者自责的情绪当中。而不会去考虑其他的,比如觉察自己的感受,比如去观察事实。
比如昨天,女儿因为没有及时完成英语作业,而导致我和任老师的沟通时间改变,我心里埋怨女孩儿,而且内心深处也埋怨自己,感觉自己没有更好的办法引导女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这些都是我以前觉察不到的。
以前的话,可能就是自己难受一阵子,然后告诉自己,算了算了,也没有多大损失。然后这事儿就过去了。”
任老师说:“亲,当自己这样觉察时,自己的状态是怎样的,如果下次自己还是迟到了,你会怎样面对呢?”
我说:“我这样觉察的时候,我觉得本来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现在反而从中有了收获。让我有点欣喜。
在下次迟到之前,我就应该做好如何避免再次迟到。
如果下次又迟到了,我首先会感受一下自己当时的内心状态。然后再去比较一下自己的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差别。”
任老师说:“接纳自己真实的任何状态,也是爱自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