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下的“微创手术”:兰州石化乙苯提质增效的精益实践

在当前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面临着提质增效、降本减排的多重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严苛的质量标准,如何实现运营效率与产品竞争力的双提升,成为摆在众多工业企业面前的必答题。

兰州石化近期的一项成功实践,为行业提供了一个数据驱动、精益求精的优秀范本,展示了通过“小投入、大产出”的创新路径,实现显著经济效益与产品质量飞跃的可能。

此次成功并非偶然,它深刻体现了中国石化系统内企业在精益管理与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持续探索与积累。通过激发基层创新活力,依托精益QC小组的力量,兰州石化不仅解决了乙苯产品长期存在的质量难题,更以近乎零新增投资的方式,实现了数百万的回炼损失减少,为全行业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01. 数据把脉:精准锁定质量症结

今年初,兰州石化干气制乙苯装置遭遇了生产瓶颈:工业用乙苯产品中二甲苯含量连续两月超标。这一问题直接影响到下游苯乙烯产品的纯度及市场竞争力,导致产品降价销售,损失巨大。面对这一挑战,负责的精益QC小组并未盲目行动,而是回归兰州石化一贯倡导的“用数据说话”原则,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数据分析。

小组成员将近两个月来的180组不合格数据逐一“解剖”,按照反应、精馏、分离等不同生产单元进行归类分析。这种严谨的数据驱动方法,有效排除了各种可能的“病因”,最终精准锁定了催化剂烃化反应和干气进料温度控制等核心“病灶”。这充分印证了在数字化精益管理背景下,实时数据采集与精准分析对于定位生产瓶颈和支持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02. 微创智慧:流程优化撬动百万效益

面对已经锁定的问题,传统解决方案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投入,如加装白土吸附罐需新增百万元投资,并需要全线停车改造,代价高昂。兰州石化精益QC小组则另辟蹊径,探索“小而活”的解决之道,旨在用“微创手术”达到同等效果。这种思路符合当前中国企业普遍推崇的降本增效策略。

经过多次集体研讨与智慧碰撞,小组成员确定了一系列在现有流程上进行精细化调整的方案。例如,将原料苯送回精馏单元以精馏分离碱氮,这相当于在循环中实现内部净化。

此外,他们还调整了苯塔进料板位置以降低塔釜温度,精准控制甲苯含量。更进一步地,通过优化干气进料流程,投用三、四段冷进料,有效降低了反应温度,从源头上解决了制约乙苯产品质量的关键难题。

这些几乎无需新增投资且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创新举措,体现了深厚的工艺理解和卓越的协同创新能力。

 

03. 持续优化:精益管理赋能企业发展

经过两个月的流程调整、参数优化与效果验证,兰州石化干气制乙苯装置的乙苯产品合格率成功跃升至100%,直接减少回炼损失近36万元。

这一成果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彰显了精益QC小组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兰州石化的这一实践,是中国石化企业在“十四五”期间推动数字化转型和精益管理,实现“数据驱动、平台赋能、服务协同”的生动缩影。

此次成功是兰州石化长期致力于提升经营质量效益的最新例证。

它表明,通过发挥基层员工的创新热情和专业技能,结合数据分析工具,企业能够在不进行大规模资本开支的情况下,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

这种精益求精、持续优化的管理哲学,不仅为兰州石化自身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整个中国石化行业乃至更广泛的制造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路径,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兰州石化精益QC小组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位问题,以“微创手术”式的流程优化实现产品质量的跨越式提升,直接减少了数十万元的回炼损失。

这不仅是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的典范,更是中国企业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依靠内生动力、挖掘内部潜力、实现降本增效的鲜活案例。其“花小钱办大事”的精益理念,为更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工业企业,提供了值得深思和借鉴的宝贵启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