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童年经历

《朝花夕拾》一书中,收有所有鲁迅的童年回忆录。从《朝花夕拾》看鲁迅的童年经历,无疑是合适的。鲁迅的童年经历主要包括在四篇文章中:《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父亲的病》

阿长,又称长妈妈,是鲁迅幼时的保姆。不知是因为旧时夫人不用亲自照看孩子的缘故,还是其他原因,鲁迅在所有回忆录中对阿长的描述比对自己亲娘的描述还多。可知阿长对鲁迅童年的重要性。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写了很多阿长与自己的故事。阿长在夏夜的晚上的“大”字型睡姿让鲁迅印象犹为深刻;阿长懂得规矩很多,多到鲁迅只能记着三个;阿长也因为鲁迅翻一块石头,拨一株草便要告他母亲他顽皮了;阿长虽然谋死隐鼠,有时又显得神力无穷,把一套《山海经》买了回来。阿长对于鲁迅,不只是一个保姆,更是妈妈一样的存在。

百草园是鲁迅玩耍的地方,三味书屋是鲁迅学习的地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鲁迅身为一个学童的经历。从百草园——美好天堂,一下子坠入到三味书屋——修罗地狱,是鲁迅初作学童的感受。很好理解:刚上小学时不也是这么个想法吗?鲁迅在三味书屋里,还是同以往一样调皮,只是他得读书。这一段时光启蒙了鲁迅是幼年到童年的过渡。

鲁迅虽然很少描写自己的母亲,但他经常描写自己的父亲。《父亲的病》是鲁迅叫着临终的父亲,叫了一声又一声,直到父亲的呼吸停止。

父亲是一个人的童年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的父亲是严厉的,他对鲁迅要求严格。《五猖会》中,鲁迅背不完他所规定的篇目不准去看会,这命令连鲁迅的母亲都不敢忤逆。父亲把鲁迅送往城镇上最知名的学堂学习,便是三味书屋了。鲁迅的父亲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他管教自己的儿子,让儿子接受好的教育,给他吃喝穿。但是在鲁迅对父亲的那些描写中,从未见到父亲向自己儿子表达爱意,也没有见到儿子对父亲表达爱意。

令鲁迅记忆最深刻的是父亲的去世。《父亲的病》是以鲁迅叫着临终的父亲,叫了一声又一声,直到父亲的呼吸停止结尾的,直到鲁迅长大,还能听得到自己那时的声音,觉得是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鲁迅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留存。”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觉:童年的东西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这种味道等到长大后,再怎么找也找不回了。

鲁迅的童年有母亲般的唠叨、父亲的惩罚、上学时的顽皮、宠物被踩死的气愤……他的童年也吃菱角、罗汉豆、香瓜。他虽然是伟大的作家却有着和普通人一样普通、快乐的童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朝花夕拾》是一部 散文 集,写于 1926 年,最初在 莽原 上发表时名为 旧事重提 。作者是鲁迅,他是我国...
    wj沧海飞歌阅读 11,002评论 0 16
  • 《朝花夕拾》2017-83 鲁迅著,译林出版社,2017年4月第1版 说实在话,如果不是为了带学生读这本书,而且这...
    龙在天_47ab阅读 8,317评论 1 7
  • 导读:鲁迅的回忆性文集,也就是鲁迅的以前的事情。它是一本家喻户晓的文集,是一本必读的文集,是一本如良师益友的文集。...
    课后辅导陈老师阅读 5,275评论 0 0
  • (上)留日篇 1840年6月,英国人为了在中国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不惜以保护侨民为借口,陈兵珠江口,用坚船巨炮轰...
    白熊巫米阅读 5,259评论 0 23
  • 《少的力量》这本书的内容如书名,所见即所得,只是将该理论演绎了一百遍,是一本典型的欧美畅销书。 这个道理说来简单,...
    snipersteve阅读 3,836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