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后主丧国
公元961年,24岁的李煜,意外接手了风雨飘摇的南唐。李煜即位前一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创立北宋。
当时正处五代十国末期,割据政权之间战争不断,是一段最黑暗和动荡的时期。
李煜性格温和、待人宽厚,他喜欢诗文书画,满脑子风花雪月,从来不在朝政上用心。
面对不断崛起的北宋,李煜忧心忡忡,又束手无策,于是称臣纳贡、自去国号、再求册封,一步一步都在退让。
15年后,南唐灭亡,李煜成为阶下囚,宠妃小周后被宋太宗赵匡义霸占。最无耻的是,赵匡义还命人把这桩丑事画下来,羞辱李煜。李煜只能暗自落泪。
3年后,赵匡义玩腻了这种猫鼠游戏,一杯酒毒死了42岁的李煜。李煜生前写下的最后一首词,是流传千古的《虞美人》,其中一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丧国之痛,囚禁之痛,辱妻之痛,李煜心中的愁苦如同江水一样广阔、深远、连绵不断。
他将江山和美人都拱手相让,也没有换来苟且偷生。
普通人与李煜相比,又能有多少可以退让的余地呢?
一味地做个“无公害”的老好人,遇到矛盾只知道退让,显然是行不通的。

02 弱者恒弱
《增广贤文》有一句话,“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意思是,马行走无力、跑不快,是因为它太瘦了,人不够风流潇洒,是因为太贫穷了。
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弱者为何成为弱者”的根本原因:
首先,能力不足。就像李煜,他是个卓越的词人,却是个昏庸的国君,无法带领国家在乱世生存,而是选择退让和顺从,把自身的命运寄托于他人的仁慈。
其次,没有原则。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更不知道怎么亮明底线、守住底线,做事前怕狼后怕虎,到最后,被欺负到家了都不敢反抗。
再次,性格懦弱。有些人性格温和、不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会让他人误认为好说话、容易被说服,久而久之,周围的人就会习惯性地牺牲他的利益。
总之,能力不足、没有原则、唯唯诺诺,这三个致命的缺陷,是弱者的标配。更可怕的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03不做软柿子
避免成为弱者,避免成为“软柿子”,既需要能力的提升,更需要心态的转变。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从以下7个层次来对标改进,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第一,提高硬实力。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具备扎实的硬实力,才能使我们在职场和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不断学习新知识、充实自己的技能;其次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实战经验;再次,拓展人际关系,结交有价值的人脉,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第二,增强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增强自信心,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还要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
第三,明确原则立场。
一个没有原则和立场的人,往往会在妥协于压力和诱惑。我们需要坚定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底线,必要的时候要学会说“不”。坚定的人,不容易被人蒙蔽和利用。
第四,提高表达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一个善于表达自己想法和需求的人,往往能在人际交往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性。一方面要学会倾听,另一方面要善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
第五,增强心理素质。
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心理素质往往决定了成败。我们需要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遇到困难时保持冷静,还要养成乐观的心态,从容面对种种挑战,成为一个坚强独立的人。
第六,培养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面对问题时,作出明智的选择。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不轻易被他人左右。
第七,提升适应能力。
生活总是充满了变数,如何在变化中保持稳定,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们要相信,每一个挑战,都是一次变得更强的机会。

04 结语
人们为什么要用“软柿子”来形容弱者呢?
大概是——你看,那个“软柿子”它鲜美多汁、一捏就破,好像生来就应该被拿捏、被掠夺。
可是,没有任何人,应该被当个“柿子”来看待。
人之为人,是需要有一些筋骨的。
我们不应该,也不需要依赖他人,更不能任人随意摆布。
坚定自己的主张,笃定自己的决策,享受自己的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坚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