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新拳

以前打两套太极拳,杨式四十八和八十八。到北京后,加入的这个团队和我打的套路完全不一样,我需要融入,就要学新的套路,且陈式混元特别难学。但我喜欢这个团队,人热情,肯于帮助我接纳我,自然而然,下决心开始学习混元。

难能可贵的是遇到一个好老师。老师姓宋,七十岁了,年轻时开始习武,对各路拳法无不熟悉,但以杨式八十五和混元为主,这个团队的大多数人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这个公园里教拳也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了。跟着学了三天,一招一式,老师教得到位,不时纠正胯没有完全松开,命门没有打开这些细节,跟着宋老师,不会走弯路,一开始就有一个扎实的基本功,对之后的动作学习,很有帮助。

陈式混元和杨式八十五有很大不同,所以学起来要摆脱打杨式的惯性。摆脱这个惯性说起来容易打起来难,打着打着,就带出了原有套路的痕迹。可是陈式混元我太喜欢了,打起来浑圆有力,柔中带刚,看似没有太明显的爆发动作,但从头到尾,始终在画两个圆,无极圆和太极圆。画这两个圆,包含了许多技击动作,这个,老师在教拳的过程都有讲到,就是说,他把拳法及背后的技击实战要领都给你讲出来,让你明白这个动作它的实战意义。当然,我们这个年龄学拳,不过是为了锻炼身体,弄明白拳理,也是为了准确地掌握动作要领,做到尽量规范。

学了四节,无极起势,金刚捣碓,懒扎衣和六封四闭。看似四节,具体动作却没什么规律可循,感觉完全是凭心意在做运动。混圆和太极圆的运转中,揉和进缠丝绕和靠捋压掌等等,所以拳打起来饱满有力,没有滞涩感,非常流畅。争取在一个月之内,把全部套路学会。宋老师也给我鼓励,说有以前太极功夫的基础,只是把它转化一下,学起来比较容易。但我自知记忆力下降,前脚学会,后脚就忘了怎么比划,哈哈,有点笨,笨就下点笨功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