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生写字
【原文】
《菜根谭》抱朴守拙 涉世之道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沂河生说】
人与社会的相处,大抵有三种境界。一是涉世未深,不懂机巧。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到的婴儿的状态,说“”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又说“见素抱朴,少思寡欲”,“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生活中,孩童想要什么往往会直接表达出来,没有拐弯抹角地计谋或策略,也因此而显得格外可爱。
二是涉世已深,善用机巧。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生活的社会好像一个大熔炉,我们越是融入其中,越能受到它的点染磨练,从一个不谙世事变得老谋深算,在繁杂的生活横流中畅游。
三是涉世虽深,不用机巧。此时正是“复归于婴儿”的状态,返璞归真,找到内心的安静与祥和。正所谓大巧若拙,大智若愚。抱朴守拙反映了一种豁达的心态,是一种更为智慧的处事方式。对自己对他人不再过于苛求,摒弃了矫揉造作,也是一种更高程度的练达。
佛家修炼也有三重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与抱朴守拙或许有异曲同工之妙。
不能说三种境界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可取。只要追寻自己的本心,保持真性情,或者说一心向善,外在的表现形式到底如何就不再那么重要。或练达,或朴鲁,或曲谨,或疏狂,都是多姿人生多彩社会的一个方面。
如果你想做到人情练达,却又感到很累,那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好朋友不会埋怨,陌生人不会在乎,剩下的或许会有几句嘲笑,可与自己的诚心实意比起来又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