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跳出“忙-乱-忙”回路?

方法,古典,回路
如何跳出“忙-乱-忙”回路?

见:
系统:所有的系统都是由元素、关系和功能三部分组成。关系比元素更重要。关系不改变,系统就不会改变,就不会有第二序改变。

看透:一个人看问题有见地,无非是两个方向:看得远和看得透。看得远就是能看到事物发展的脉络,找得到现在,过去,和未来的关系,看得出“回路”。看得透,就是能够横向理解事物背后的逻辑,看得到层级。

回路:忙——乱就是一个回路,越忙越乱,越乱越忙。想要打破就要先打断这个循环,停下来,控制住混乱场面,然后引入思考,学习和规划。思考这个忙乱的深层次原因,学习走出忙碌的方法,规划未来的方向,逐渐建立一套新循环。

感:
昨天的见感思行,其实主要说了两个概念:第一序改变和第二序改变。我们通过这两个概念知道了那些反反复复总也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减肥,比如夫妻关系,比如亲子关系,比如工作中的忙乱,原来都是因为我们的努力都在第一序改变里折腾。只有跃迁到第二序改变,才能真正走出循环。

那如何进行第二序改变?今天给出了答案:停下来思考、学习和总结,并在对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将使用学习得来的新方法,对计划进行调整。对原有的回路进行改造,还可以另辟蹊径,建立一套新的正循环,也就是将已经做的很好的事情,想办法做的更好。比如写作可以带来收益,那就要思考如何将这些收益投入进一步提高写作方法上,写的更好,收益更大。

思:
其实书中这一部分的写作,有点乱,故事事例很多,观点也很散乱。需要认真阅读,反复琢磨才能抓取出对自己来说最有用的信息。

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里讲过《系统思维的艺术》这本书,管公司、管自己、管孩子都是在管理系统,不能用直接命令的方式来管理系统,利用增强反馈的机制,也不够好,最好的是寻求一个新的共识,在新的共识基础上再调用系统能力整体提升。

也就是说,旧有的循环,用强制的方式不可改变时,可以建立一套新循环,让整个系统跃迁到新循环中。

行:
见感思行,这个方法基础是见,也就是先看透自己正在学习的新东西。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最后才是行动。昨天和前天的卡片写的有点空洞和杂乱。其实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认真读书,见到的东西就是乱的,输出的肯定也是乱的。

今天认真思考了一下,还得耐下心来认真阅读,找到对自己有启发的点,才能真正掌握这些点,才能在自己的认知大树上增加一个枝条。

做的不好的事情,一定要停下来反思,记录经验教训,调整行动计划,并在实践中做出改变。今天的卡片就是认真阅读后的输出。明天后天以后的日子也都是如此:先将知识吸收进来,再整理加工,并将卡片系统性输出出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