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解诗词100/069
鹊桥仙·扁舟昨泊
(南宋)吴潜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吴潜是南宋末年的名臣。他的父亲是当时大儒,宦海沉浮后居家专心教育吴潜及其兄长,并为他们延请名师,在家学渊源和名师指点的双重加持下,吴潜二十多岁就中了状元。
吴潜的执政能力在南宋一干平庸的官员中是特别的存在,在很多关键的历史关头,他都能保持清醒并果敢决断,无论是与蒙古金朝的交涉还是对百姓的治理,他提出的方案及采取的行动都是能够切实有利于解决问题的,但是,他没有遇到同样头脑清醒的明君,也没有遇到能与其并肩作战的给力战友,他个人对官场关系的处理也稍稍欠缺,因而一生宦海沉浮,经历坎坷,有大志大能却无法施展。所以他的词中常常表现出壮志未酬、时光飞逝的郁闷和惆怅。上面这首词就是这样。
上阙写泊船停留看到的景色,危亭、闲云,孤独的人和船,全是孤寂、萧条的情景,烦躁的心情因暑热的天气更加烦躁,好在遇到一阵急雨,消散了暑气,作者得到了片刻的慰藉和放松。这是忧中找了点乐趣。
然而下阕写日暮西垂,看着树尖上的乌鸦,无边水际的野鸭子,景色都带出了秋天的感觉。只是那些普通的男男女女都只忙着喜迎秋意的清凉,却想不到秋天到了,又一年的时光也快结束了,没有更多时间了。这是从乐又变成了忧。
统观全词可见,吴潜有很深的时间焦虑,刚刚放松一点就又惦记着要做事,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风雨飘摇的南宋还等着他去营救。这大概是每一个胸怀家国天下又脚踏实地干实事的官员最常有的忧思和感触了,也是每一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的常见想法。
看来无论古今,时间焦虑都会存在,在这种烦恼上,我们和古代人的感受是相通的。也正因此,历史画卷中的吴潜对我们来说就不再是纸上的古板词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