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能感受的一个趋势

本来今天想谈谈孩子,但在看了几篇文章后,对一个观点特别有感悟,所以想通过写点东西加深一下自己的理解,这个观点就是:知识变现的时代已经来临。对这个观点特别有感悟,当然不是读几篇文章就能达到的效果,这是我结合自己这一年来的一些经历,觉得这种感悟比看鸡汤文来得更强烈些罢了。

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关注了“逻辑思维”公众号,这应该是国内现在最大的知识类自媒体平台,创始人罗胖罗振宇,2013年从一个知名的央视媒体制作人和主持人,2012年创办“罗辑思维”,贩卖知识和与知识相关的产品,去年推出“得到”,拉了一大帮牛人在开设付费专栏,有李翔、万维刚、吴军、李笑来、刘润、刘雪枫...这些人来自不同领域,有著名投资人,有互联网大咖,有音乐家,有经济学家,还有他的同行——自媒体人。这些专栏的共同特点都一样——卖知识,现在订阅量最大的李笑来和李翔,订阅人数都超过8W,年产值接近2亿,而这些团队基本就3人左右。“罗辑思维”本身用户早已突破600万,现在估值10亿以上。

以现在网络的便利性,打开手机分分钟就能搜一大堆相关的信息,比我介绍分析的详细多了。不过我还是想通过这个事例提醒自己,知识付费时代已凶猛来袭,而这一波趋势,应该是互联网时代继BAT后最亮眼的一道风景,也是现在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机会,当然这个我们暂时不包括我自己,否则真就是自以为是了。互联网时代已经通过BAT达到巅峰,现在已经成为咱们生活的基础设施,和高速公路、智能手机一样,为组织和个人提供各种便捷,成为我们的工具甚至身体的一部分了。

我只订阅了李笑来的付费专栏,并不是说他的专栏比别人的好,只是机缘巧合,而他的知识正好是我过去半年最需要的而已,没定其他的,主要是觉得自己真没时间拉大网,泛而不精。前面的文章我已提到过,我最近最核心的学习内容是英语,谁叫咱底子差,只能一点一点学起啰。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一听名字有严重标题党的嫌疑,实际上他的内容主要是打磨基本观念的,对一些刚刚“省事”的人特别有用,如果没处于这个阶段,建议绕道。我跟这个专栏5个月,基本上突破行动力障碍这个大关,后来陆续接触Scalers等知识学习型社群,逐渐对知识变现的概念理解更深,也愈发明白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又一轮新的趋势。

这个趋势和百度的搜索、阿里的电商、腾讯的社交不同,BAT是那种一支独大,只有独角兽才能生存的模式,除了第一,没有第二,现在对于其他人来说,已经没有太多的机会。而类似于“罗辑思维”及一些小一点的知识学习型社群而言,则有无限可能的机会,前面举的例子,就是一些很好的说明,当然还有很多关于英语学习、理财投资等社群也非常有意思,他们的特点就是以个人在某个领域的知识,通过微信或APP作为平台,聚集一批有相同爱好和需求的用户,不断产生价值,扩大影响力,最后让知识轻松变现。

这些模式看似简单,但背后无一不是以强大的专业知识和共同价值作为支撑的,趋势虽然已来,但这些模式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知识。就是你在某个方面至少能超越80%以上的人的知识,这种知识可以是你超大的阅读量,比如樊登读书,可以是娴熟的投资理财能力,比如越女读财,可以是专业的英语技能,比如奶爸的英语教室,甚至可以是专注PPT,比如趣你的PPT...

所以,用所有的时间,利用好身边所有的资源,不断提升自己,才是把握这股趋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努力追随这股趋势,可能不一定有最好的直接收益,但成长后的积累,也许某一天能把你带上另一个浪头,就像在股市炒股,没有学习精进,没有实战复盘,每轮趋势都只是被收割的韭菜,只有跟随、学习、成长,才会在下一轮收获你的利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系统角度看新兴知识服务生态系统 1.知识服务生态系统介绍 1.1知识服务生态系统定义 1.2知识服务生态系统...
    关耳君524阅读 5,027评论 0 3
  • 随着年纪渐长,身边越来越多的女生都和我抱怨每次回家,父母都会催着她们问什么时候找对象啊,要不要给他们介绍啊,或者就...
    谷雨写在四月后阅读 1,638评论 0 1
  • 前面一篇讲了老妈因为手机的缘故与我们失联,把我们都吓到了。 于是我给妈妈在老家卖手机的姐姐那里订了个智能手机给她,...
    安儿CC阅读 2,256评论 0 1
  • 上学那会表哥表姐的都会和我说,上学真好,无忧无虑,我那会就会想作业那么多,考试压力大,暗恋的男生也不喜欢我,好在哪...
    故事都在梦里阅读 1,4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