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写兰亭,乐在其中

   这是近期第三次临写兰亭序,每临之时,心静如水,就能渐进状态,心眼手笔,皆能默契。

   点画在眼,浮现于心,手驭笔墨,呈现片纸。开头一字值千金,“永”字写出满意,后文就能持续跟进,一字一临,不想间断,大有“欲罢不能”之势,个中趣味,只有习书之人方可领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号称“天下第一行书”,其精道之处,岂是言语可表?每读帖,皆有所悟,哪怕只有一点点,也是进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中说,群贤毕至,王羲之时代的人,可真是懂得休闲,志同道合者,经常在一起流觞曲水,乐享春光,文会雅集,信可乐也。游戏也玩了,酒也喝了,各自尽兴,唯有王右军趁兴疾书,游龙戏凤,犹有天助,用优美的线条,把中国书法推向了艺术的巅峰,以至于他酒醒后都不相信是出自己手。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临帖之时,常有画面穿越时空,好像与古人对话。或曰,书之艺,方寸之间变化无穷,不能拘泥于一点一画的形似,以神为上;或曰,人之仁,言行举止待人处事,不能图利于一时一刻,以失为得。笔墨虽小,天地至大。

   于是,读帖有了内涵,临帖有了情感。然情感与情境关联,时过境迁,只有读懂当时的情感与情境,方能悟道,但永远不能与之合辙,遂常读常新。

图片发自简书App

   驰骋于水墨间,畅游于方寸地,其乐无穷!人生一世,不知老之将至,临帖一时,亦能清凉一夏,温暖三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凡学书之人,临帖是其终身必修课。书法泰斗沙孟海,耄耋之年,每天不忘临池兰亭,一生之中,数以千计。吾辈偷得浮生半日闲,往往随性而为,难得始终,故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岁在丁酉端午次日,有感于近期三次临兰亭,聊以只字片语记之,贻笑大方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