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游罢,云南再见。计划中路线是去四川游历,如是由滇入川开始了川境之旅,第一站成都、四川首府,一个休闲、浪漫、古蕴厚重的城市。城市中有孙儿盼望去以久的熊猫基地,此次一
定要逛一逛的了。
熊猫基地游完,前往宽窄巷子、锦里、武侯祠游览,途中经过一个炒货店门外人排成里许长队只为了一袋花生,一袋怪味胡豆,一袋葵花籽。笔者出于好奇前往该店想拿一粒花生尝试味道,不料想竞遭到店员拦阻,禁止试味!哦呀,真牛,还真没有看到哪个炒货店不准试味的。再好呷也不买了,爷不惯着他。(后上网搜索都道此店服务态度欠佳,炒货口味褒贬不一,但十几年排长队购买生意火爆也是事实)参观武侯祠去,一入大门映入眼帘的竞是汉昭烈庙,这又是为何?找祠内服务员了解,原来明朝末年,刘备庙因战火被毁。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 ,地方政府重修昭烈庙,仍沿袭明代君臣合祀的格局,奠定了今天武侯祠的规模,但却改名为“武侯祠”。
清乾隆时期,四川布政史周琬对历史上昭烈庙和武侯祠的兴废做了一番考证,认为武侯祠本来是建在刘备庙的旧址上, 不应喧宾夺主,于是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将武侯祠大门匾额换成了“汉昭烈庙” ,庙内的诸葛亮殿改称武侯祠。
但因为人们早已习惯称之为“武侯祠” ,因此,虽然大门匾额上写的是“汉昭烈庙” ,但民间仍然一致称呼为“武侯祠”。
新中国成立后,于1961年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国家决定遵照民间习惯,将“武侯祠”定为正式名称。但因“汉昭烈庙”这一块匾额是历史文物,就没有去掉,仍然原封不动地安置于武侯祠的大门之上。
这样一来,虽然刘备的庙是跟诸葛亮的武侯祠合在一起的,但人们更喜欢把“汉昭烈庙”叫作“武侯祠”。寻古溯源在庙内尽享三国文化,小孙儿也受到了熏陶。
锦里游毕在内尽尝美食,养精蓄锐我们前往都江堰、青城山游览。
名山名水赏罢又转道阆中、乐山、伟人故里。
‘
下一站峨眉、和卫星发射地西昌游览。
西昌
《西南四省行续》的整理由此完毕,一次整理一次游历,不断总结,踏上新的征程用最好的篇章最美的画卷回馈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