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辰微光
小小六个多月了,我和先生提前一周就预约好了体检号。那天清晨,我们像准备一场重要战役般收拾好母婴包,抱着孩子直奔省妇幼。可等我们赶到时,电子屏已显示叫到14号——我们预约的13号就这样错过了。
诊室的门缓缓打开,前一位家长抱着孩子侧身而出。我和先生对视一眼,默契地抱起小小轻步踏入。我压低声音向医生解释:"不好意思医生,路上有些耽搁..."话未说完,手中的体检本刚递到半空——
"你们怎么回事?我们等了半天,轮到我们了!你们凭什么先看?"一道尖利的女声突然从背后刺来,惊得小小在我怀里猛地一颤。我回头看见一位扎着高马尾的年轻妈妈正怒目而视。
"实在抱歉,我们是预约好的。迟到了一点点。"我试图解释,"如果你们想早点检查,下次可以约更早的号码。"
"我们也是预约的!"站在一旁的丈夫突然提高音量,"自己迟到还有理了?"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奇特的正义感。我轻轻带上诊室的门,将争执隔绝在外。后来先生告诉我,那位爸爸正在"教育"妻子:"做人要强硬点。"
诊室的门像一道分界线,门外是剑拔弩张的时间战场,门内是医生平和专注的检查。小小对这场冲突浑然不觉,医生娴熟地完成各项检查,仿佛门外的一切与他无关。
下午的心理健康检查和眼科检查时,我选择了不同的策略。面对拥挤的诊室,我问医生“还需要很久吗?”
医生告诉我:"别着急,过号的也会看完。"于是我们先去上了亲子课,等课程结束再返回时,喧闹的诊室已恢复宁静。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空荡的座椅上,连空气都变得轻盈。
这场关于时间的微型冲突让我不禁思考:我们为何对分秒的误差如此敏感?那位母亲的愤怒背后,是对现代生活精密时间表的集体焦虑。在这个被时钟统治的时代,迟到不仅是一个时间问题,更成了某种道德缺陷。那位丈夫"要强硬"的告诫,折射出我们将守时异化为生存法则的集体潜意识。
然而,看着走廊上跑来跑去的孩子,我突然意识到:生命中最珍贵的时刻从来不能用分秒计量。当我们执着于追赶时间时,是否正在错过真正重要的东西?
下一代将成长在一个更快速的时代,我们该教会他们的或许不是对时间的焦虑,而是与时间和平共处的智慧。
离开医院时,阳光正好,怀中的小小兴奋地咿咿呀呀。在这个被时间驱赶的世界里,或许我们最需要的,是学会偶尔停下脚步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