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工业化教育

罗辑思维:工业化教育

罗辑思维《工业化教育》

今日听罗辑思维的《工业化教育》,篇幅短小,信息量丰富,虽很多概念都是点到为止,但经资料查阅,也做了基本了解。罗胖子开篇用丹麦学生和中国黑龙江学生的一次测试作为引子,说测试了阅读、数学、英语、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五大能力,除了英语,其他四项中国学生大比分胜出。我不了解参加测试的学生是什么背景,如果是普通学校的随机样本,那只能说明黑龙江的学生普遍能力较强。此处存疑按下不表。我们继续下面的内容。

说道工业化教育,其实就是应试教育的另一种说法,罗胖子认为叫“工业化”更贴切,他还列举了“口传心授教育”和“自由博雅教育”两种教育类型,“口传心授教育”顾名思义,是最原始、效率很低的学徒制的教育方式;“自由博雅教育”源自西方,是古代哲学家、贵族十分推崇的教育方式,它讲究“灵光一现的天才想法”,这么说有点像佛学的禅宗,讲究“开悟”。但他否定这种教育方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因为现代社会的创新需要把“知识拆解成基本原理,再重新排列组合。”

而恰恰工业化体系中创新最需要的素质就是——知识,能组织拼装在一起的知识。这个“组织拼装”的过程就是创新。

工业化教育的起源不细说了,思维导图里慢慢看,或者找来罗胖子那一期节目听一听。总之,应试教育下的学生就是“流水线上的产业工人”,他们有惊人的一致性,例如:

学校教育特征有:

有教学大纲,老师按照大纲教学生;

有严格的、分时段的的考试体系;

对学生进行准军事化管理,掌握学生的私人时间;

学生学会的最重要的素质就是“不要出错”

流水线工人的特征有:

任务明确,不允许出错;

工作成绩有严格、分时段的考核体系;

准军事化手段管理工人;

工人学会的最重要的品质就是“不要出错”

所以,罗胖子下的结论这一段我很认同,也很重要,他说:“这就是工业化的缺点:当你离开那个为你安排好一切的位置,你就无法适从了。在咱们教育制度里,老师和家长都爱说的一句话叫什么?叫做“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所以除了学习之外,你不需要同这个世界其余的内容打交道。洗衣做饭的能力,赚钱的经济能力,跟人打交道的社会能力,认识世界的探索能力,这些都跟学生的任务无关。这样的学生进入社会,如果他的角色都是被安排好的,目标和手段都是确定的,他们就能胜任。但是一旦目标不确定,手段要多元,他们就难免要迷茫了。”

所以,何谈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工业化教育也好,应试教育也罢,分析不是为了鄙视,而是为了找准突破口行动起来,作为老师,我们身在其中完全可以去正面地、积极地影响和改变顽固的体制所带给学生的伤害,“中国教育的出路就不只是什么素质教育了,弹琴画画跳舞打球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也许更重要的是,创造条件,让每个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这句大了,但好像也是目前最奏效、最靠谱的招儿了。

像安徒生笔下的那只丑小鸭,它在小木屋里备受公猫和母鸡的嘲讽,对公猫和母鸡来说,小木屋就是全世界,但丑小鸭的天鹅基因,本能的让它最终决定——“我还是到广大的世界里去看看吧!”

35 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终于还是在这个破三轮上了,虽然不知道要去哪里,其实我也不在意能去哪里。 周围的那一双双眼睛太幽怨了,我不想直视,...
    金金的象牙塔阅读 248评论 0 0
  • 最近创投人曲凯的2017风口预测一文,再次让知识付费被提到了各大资讯内容平台的热门。笔者是一个知识付费中度使用者,...
    铜芯阅读 1,714评论 1 18
  • 文/天性使蓝 一、前言 这篇文章我原本写给皇上的一篇说明。 前几天有个小伙伴在微博上求教如何坐飞机,所以我扩充了一...
    天性使蓝阅读 10,008评论 0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