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最近做了一项关于幸福指数的测试,我们支公司竟然在全省排名靠后,也因为这个缘故,近期公司请了一家专门的心理咨询单位,要为我们做心理建设,以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我从来也不相信这些所谓测试,主要是感觉和那些选项不是完全贴合,模棱两可的不在少数,做的时候全凭直觉。今天偶然看到了一份单位各部门员工幸福指数的排名,竟然吃惊的发现,平时觉得业务压力大的条线,幸福指数的排名却靠前,被视为后援的部门,幸福指数的排名反而靠后;整体排名和各部门在单位的受重视程度出奇的一致,如此结果让我对这个测试项目开始刮目相看。
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测试结果呢?有人说,这是各人的心态导致的,但是,难道业务部门的员工就天生都是心态积极,而后援部门的都喜欢抱怨?显然不尽如此,一个单位的员工怎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心态上的差距呢?如果说心态,经常加班加点,业务压力繁重的条线员工心态应该更有问题吧?有某圈为证:

“有双休有年假有调休有加班工资,总部的精英都是四有青年,然后安排啥也没有的基层动不动就全月无休,再时不时让我们填几个幸福指数调查问卷,可真幽默。”
这是条线的同事的感慨,可见,心态大家都有待提升,不独后援。
还有人更直接:工资翻一倍,幸福就有了!
嗯,“曾经有一份真挚的幸福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愿意对钱说,我爱你,如果加上一个数量的话,我希望是一百万。”对于知足的我来讲,有一百万就幸福了,哈哈。
玩笑归玩笑,幸福指数如此排名,在我看来最直观的分析就是,越被重视就越幸福,“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这样的幸福咱不奢望,我们宁愿相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苦和累都不是大问题,不被理解,不被重视,甚至不能受到公平的待遇,这才是不幸福的根源所在吧?
带着种种反思和疑问,期待后期专业团队的授业解惑,给我们指引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当然,我想那扇最终的幸福之门,还得靠我们自己的悟性去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