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越忙越累,关键还没效果?

(2000字干货奉上,适合关灯躲被窝慢慢看)

不怕你笑,我曾经是个「卷X」。

对,就是你最厌恶的那种人,一切为了卷而卷,上班卷同事,下班卷自己,卷到人厌狗嫌,海枯石烂。

为了所谓的“成长”,你能想到的所有和自律、学习相关的事儿我基本都干过:打卡、节食、跑步、撸铁、早起、学英语、练字、看书、报课、复盘、冥想、学PS、学剪辑、学社群、学活动......

这段鸡血史仅仅坚持不到三个月便无疾而终,原因是我身体真的扛不住了。

算了下,我付出了无数时间、精力、金钱、人际好感和身体健康,收益却为0,到头来啥也没学会,我就很郁闷,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后来我搞明白了:想要得到真正的成长,搞清楚该做什么最重要,其次才是把所有注意力(精力)投在这几件事上。

而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单靠时间和金钱的堆积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没有收获不说,最好的结局无非是感动了自己。

想明白这点后,我为自己之后做事定了个顺序:目标>精力>时间>金钱

任何事情,先想清楚为什么要去做,才会动手,否则我宁愿躺床上刷B站,这真不是我偷懒的借口,下面说说个人体验,希望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启发。

01 目标

想成长是好事,但搞清楚自己想过哪种生活,而围绕这个长期目标,又需要培养哪些核心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我曾陷入“瞎忙”这个形式主义怪圈,比如我看到鹿晨辉这孙子的一身腱子肉,就想跑去健身房撸铁;听到标准的美式发音,就把赖世雄的MP3拿出来模仿两句......

然而,兴趣、欲望和核心能力是不同的三件事

健身是兴趣,好的发音是源自于虚荣的欲望,而运营水平和深度思考能力才是我能实现今后美好生活的核心能力。

所以我干脆舍弃了95%的兴趣和欲望,把绝大部分精力花在了运营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的锻炼上。

事实证明我的决策是对的,这么做不仅让自己的思维更加深刻、锐利,更帮助了我在职场和个人IP运营上有了更好的发展,关键是人没以前那么累了。

02 精力

作为成年人,什么都想要,就意味着什么都得不到。

上面提到运营能力很重要,但运营又包含很多方面呀:内容运营、渠道研究、社群运营、活动运营、短视频运营、直播运营、平面设计、视频剪辑、商务拓展等.......

我也幻想过,成为一个全才,玩了命去学上面所有,结果是每样都会一点点,但每样都做不精。

没想到就是因为这点,严重限制了我的职场发展。

因为如果你在成都做运营,想往上爬,就必须得有特别擅长的领域(管理岗暂且不论),比如短视频、内容、直播、社群,否则你只能在新媒体运营这个杂而不精的基础岗位上打转。

穷则思变,我结合个人的长期发展,做了一个决定:把精力锁定在内容运营这个领域上,往死里磕。

就这样,在对内容领域不断深入的探索过程中,我受益良多,而且收获远超之前所有

在职场上,我能找到薪水更高、发展更好的内容运营岗位,而非仅限于新媒体运营;个人IP也渐渐有了起色,比如你现在看到的这篇公众号文章。

也许你我职业不同,但大道至简,殊途同归,有时候适当舍弃,抓住重点死嗑,反而会获得更多。

03 时间

时间最容易给我们造成一种错觉,比如花再多时间去做形式主义的努力,也只是在错误的方向越走越远。

而且你在事情上花多长时间不重要,你花多少时间去深度思考才更重要。

也许你遇到过类似情况:工作中出现一个难题,你看到就抠脑壳,就是不想去做,但当你硬着头皮,花半小时去深度思考,把这个问题想透了,最终得到的效果,远超你下午摸鱼五小时得到的反馈。

所以说关键还是在深度思考上,而非花费时间长短上,这点我是真的深有感悟,所以才会一直劝大家不要用时间长短来麻痹/感动自己,人累,还没有意义。

04 金钱

钱很重要,但在没有明确好目标的前提下,我们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特别容易把钱花在错误的地方,钱没了,时间也浪费了。

比如我花过很多钱去买编程、视频剪辑、活动运营的课程,事实证明没卵用。

这里我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思路,如果我们暂时不知道该学啥,不如先把钱花在精力的维护上。

比如搬到离公司近的地方住,或者干脆找个离家近的工作。

我住西门,曾在高新区上过班,每天单程通勤一个多小时,特别在7转1的火车南站,每次都能挤掉我半条命,这都是什么人间疾苦,不仅消耗大量精力,连上班路上的好心情都给挤没了,看到地铁口就本能般就反胃。

后来我辞了,只在春熙路、东门大桥附近找工作,每天单程通勤不超过35分钟(包括走路),上班瞬间有劲儿了,下了班也有更多精力去充电,血赚。

抱歉,今天又给大家啰嗦了这么多,只是希望大家能够从我这个曾经的「卷X」失败经历上看到教训,从而摆脱“越忙越累,还没效果”这个陷阱。

关键还是想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

关键还是想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

关键还是想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

当然,想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从而拆分出支撑它的核心能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当我们做出取舍时,又得面临心痛和不适应。

但真正的成长不就是这样么,苦乐相随,还是得看最终效果。

加油,陌生人。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