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装修设计之初,关于书房的布局就一直在我脑海里反复设想,要有整排墙面的书柜,中间摆放能容纳一家人同时学习办公的大大的书桌,书桌上方顶上有垂吊的提供阅读照明的灯具,靠窗的位置摆放那架二十年间历经多次搬家折腾也始终跟随我们身边的钢琴,还有书房通向花园那面墙要做满大大的落地推拉门窗…装修方案几经推敲,我始终坚持让装修师傅全部按照我的意见来搭建规划空间位置,即使牺牲地下室层高和采光也要充分保证书法的功能性和舒适度,那时的我就已经十分准确地预见到这个书房将是我们家最重要的公共空间。
搬进新家一年多了,果然,书房成了我们家使用频率和发挥价值最大化的空间,除了吃饭睡觉,我每天的绝大部分时间几乎都在这里度过,孩子们的周末和假期时间更是如此。去年5月份涵姐姐暑假回来后又gap了一学期,家里人更多了,书桌常常被霸占得满满当当。
而我在搬家之后恰好又发展了新的一大兴趣-喝茶。起先是手里有一套建发赠送的茶具,我在淘宝买了茶席,又在山姆添置了摩飞的煮茶炉,就模仿着曾经去浣月茶室上过的公益茶课的样子,开始泡起茶来。这个时候我所接触的茶类,还仅仅停留在绿茶,因为一直以来王先生只喝绿茶。我们比较喜欢的是蒙顶山的甘露,刚好春天又去了一趟蒙顶山。买了新出的明前甘露,我喜欢用一只玻璃小壶泡甘露,先烧水温杯然后投茶闻香,接着快速冲泡出汤,玻璃壶可以欣赏茶叶被水冲泡在里面翻滚后渐渐舒展的样子,清晰的看到甘露的茶毫荡漾在茶汤里,这样冲泡喝到的茶清香带着甘甜的味道,比以往长时间浸泡在一个大磁杯里那种苦涩的茶好喝多了。我特别享受这个过程,每天都要摆开茶席摆弄一番,还特意买了一本书回来学习《从喝茶到懂茶》,开始想要尝试其他不同茶类。王先生也很配合,又在山姆好物上面买了西湖龙井、云南古树滇红以及老白茶给我,还帮我添置了一把紫砂壶。
器物慢慢添置多了,这张书桌上渐渐有施展不开的感觉,尤其是暑假到来三个孩子在家,各人都占据了一头,剩下四分之一的位置留给我,我每天又要写书法又要画画,还要泡茶,每做完一件事情就要收拾一番桌面才能进行下一项,实在是不方便,还好书房空间足够大,我琢磨半天,指挥孩子们把大书桌换了方向挪个位置,腾出了一个空间,正好可以再安放一张茶桌,哈哈哈,这样一来我就有了自己独享的茶桌,我把茶桌后方靠墙位置摆放了适合收纳茶器茶叶的矮柜和博古架的组合,在宜家购买的移动式藤编双层小推车正好放置烧水炉在右手边,一个完美的茶空间出现了。
于是书房变成了一张书桌一张茶桌的格局,正好涵姐姐在家,对于我每天铺开茶席烧水泡茶这样具有强烈仪式感的事情自然很感兴趣,每每凑过来和我一起学习泡茶,泡茶是一件需要专注的事情,静下心来细致地观察才能捕捉到每一种茶叶不同的呈现,体会到品茗的美好,我们一起饶有兴致地沉浸其中。王先生在书房都没有专属的位置,通常只是在门口的那把躺椅上看书,他是负责品茶和评茶的那一个,两兄弟也不例外,他们只是在书桌前忙自己的,但泡好了茶,老爸总不忘记给他们端来两杯分享。大部分的时间,在这个大大的书房空间里,我们一家五口安静的、和谐的共处在一起,各有各的位置,各有各的事情,各有各的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