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探讨(二)by 井底望天

          这里顺便谈谈井通科技和墨客的不同发展路径。目前看来我们对中国区块链行业人士和企业界的开放程度是没有低估,但是对监管部门似乎过于高估了。鉴于未来在中国区块链行业的运营环境将进入寒冬期,有可能超过90%的区块链企业会死掉。所以井通科技的应对方式,就是需要把做企业服务的科技部分,和推广公链部分分开。做企业部分,会努力做好目前手上的项目,然后保持低调,躺下装死,争取这几年活下来,保证团队可以维系下去,等待春暖花开。而公链部分,重心开始在海外推广,包括东亚的日本、韩国和新加坡,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欧洲的几个国家,都是未来重点发展区域。如果之后,政策更加趋于严厉,也考虑公链部分离开中国。

        墨客的发展路径反而比较清晰。先说一下,前一阵风行全球的阿西偶(虚拟代币融资),虽然在中国热火了一阵子,又全面被封杀,其实大部分国内项目,并非是在以太坊平台上通过智能合约完成的,而是通过中心化的众筹平台实现的。阿西偶,算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二个杀手级应用,可以比美第一个杀手级应用虚拟币。如果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第一个杀手级应用,实现了虚拟币的支付功能的话,那么以太坊代表的第二个杀手级应用,实现了虚拟币的融资工具功能。之所以中心化代币融资平台的大规模出现,主要还是因为以太坊的可扩展性技术瓶颈。因此墨客的出现,可以帮助以太坊解决容量问题。目前的代币融资工具,主要集中在比特币(因为其社区的信用高,但是只能靠中心化平台,无法用以太坊智能合约实现)和以太币(因为以太坊上智能合约的实现)。而墨客即使解决了以太坊功能不足问题,但由于墨客币并没有享受到以太币的接受程度,那么作为融资工具还是过于薄弱。

        那么墨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说一下,因为墨客的可扩展性远远优于以太坊,那么自然可以承接以太坊无法全部支持的非阿西偶应用落地。那么在阿西偶应用上,墨客如何解决墨客币的信用程度不够,而无法承担融资工具的缺点?那就是需要用墨客自带的跨链技术。目前的阿西偶模式,大概是这样:发出以太币到以太坊智能合约,收到ERC20标准代币。那么发出比特币呢?没办法,智能合约不支持,只有通过第三方中心化平台。而墨客的跨链技术的实现,大概是这样:发出以太币和比特币到墨客智能合约,墨客跨链技术跨链,收到墨客的ERC20代币。当然当墨客币的信用建立起来,就可以把墨客币加入阿西偶融资工具名单上了。

          那么墨客拥有的跨链技术,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第三个杀手级应用。因为目前区块链的发展,是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自然会出现万链奔腾的局面。这种局面,自然在多样化的同时,造成了整个区块链世界的隔离化和碎片化。目前每个区块链的代币之间的连接,还得依赖中心化虚拟币的交易所的币币交换。币币交换的原因,主要还是解决其他新链的市场价值体现,是在于市场对其币值的认可。而整个虚拟币世界,需要一个货币锚,而这个锚,目前看就是比特币。当跨链技术的出现,就代表了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世界,会抛弃掉目前的中心化交易所这根拐杖,而直接通过去中心化方式,实现币(以及后面代表的链的价值)的对比特币的锚定作用,而且还真正将区块链的碎片化重新连接在一起,可以称为“区块链的互联网化”。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先奉上本人15岁的照片。 没错,抛开脸上的些许稚气,连自己都怀疑这是个想伪装成花季少女的大婶儿。妥妥的土肥圆一枚。...
    _哆啦M梦_阅读 5,183评论 8 10
  • 青灯相伴对客舟 年华易逝渐白头 前程如烟随风去 几番追忆任水流
    江小昨阅读 1,735评论 3 3
  •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开始,注册简书账号可能有一年了,当时是一个好朋友在上面写日记我才知道并注册了下。我只是这里的...
    西贝天王阅读 2,833评论 2 0
  • 不知从何时起,我变了,回头去看那个昨天的自己我都不认识了。 自从她的到来,打破了我一切对未来的幻想...
    初心不老阅读 8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