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觉到被爱。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感到被尊重。
人是不会改变的,除非他被允许:不改变也是可以的。
如此,改变就发生了。
不知道有没有人刷到这段话,我今天听到的时候 ,一下子联想到孩子的教育,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我常常在西方电影或者书籍里看到关于亲子关系的描述与思考,羡慕着他们的思考角度和相处模式。但在尝试运用的时候,感觉到的却是南辕北辙,水土不服。
尝试和孩子打成一团,想和他像朋友一样相处,结果就是在学习和自律性的指导上毫无威信可言。不得已采取了雷霆手段,孩子的学习成果有了,但却变得不知所措:到底妈妈是朋友还是大家长?最后的结果就是双向的不信任,我不信任他可以自觉,孩子不信任我能够接受他的某些行为而开始撒慌、躲避......多么糟糕!
于是,我静下来思考,反问自己:你觉着你爱你的孩子吗?你尊重他吗?他对自己的行为不依照你的指导来改变,你能接受吗?
“我当然爱他,我尊重他,但他的不良习惯不改变我受不了,他得做好的改变啊……”
这是我的答案。但是,他改变了吗?没有。就好像让他不要光脚在家乱跑一样的难,他还是没有改变,我碎碎念的要求着,即使他知道怎么做,但他不改变。
我真的尊重他吗?我理所当然的拿自己所谓的经验不厌其烦的加诸其身,换言之,我就是自认比他更有经验,而他,不行。那么我尊重他了吗?我到底爱的是孩子,还是“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我爱的是有思想的他,还是仅仅爱着这层血缘?
思考让我看到了问题:我给出的答案都是“我爱他,我尊重他,我希望他......”原来,我从来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发的。难怪我以为的好,他很难会去好好做。
回忆自己小的时候,难道我就比孩子做的更好吗?印象中我受到的最深刻的委屈和好似永远无法实现的能力,难道不也是来自于父母和他们的那些期待么?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管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从来不是借口。
对孩子,要真正懂得爱与尊重,不去做强势的要求。这是我今天领悟到的。
PS:提到原生家庭,其实没有多少家庭是绝对完美没有问题的。所以勿要怨天尤人,多多要求自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