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1:饯行饭

这次你请我,下次我请你,或者AA,清爽而不油腻,不会有心理不平衡。多年好友,鸡毛蒜皮小事,反目成仇,并不少见。

《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回家

1)家中无事,非节假日,无归。

2)与家里也不经常联系,1~2个星期一次电话,1年回2次家。

3)不出意外,还是坐铺(卧铺睡过头了)

~消费观念:以前回家,都是坐铺,即使有卧铺(100),还是坐票(36)。以为省钱,也没省多少钱,反而,一坐一夜伤身体。

3:登山

因为山就在那里。南京,最高的山就是紫金山了,448m。早晨登过,上午登过,下午登过,晚上登过,凌晨也登过(可惜那次起来晚了没看到日出)。睡过头,错过火车,不如登山。

天气不佳,阴天,无日出,只有1min不到的彩霞,也是非常棒了。谈到登山,又引入下一个话题——身体素质

4:身体素质

1)体重:高一(~100,记不清了)-->大一(128)-->大四上(160+)-->现在(144)。虽然减下来了许多,还是略微超重。目标体重135左右。时间是把杀猪刀啊!!!

2)健身:锻炼初期,体重下降,身材越看越帅;现在,越看越觉得不满意。虽然有些肌肉,但是赘肉颇多,相比于正常人还是差了一些。

3)健康:一个健康的身体,真的是一生的追求。从小就灾病不断,大病没有,小病不断。近年来饮食不规律、熬夜,肠胃也不太好。

5:物价上涨

1)生活费:初中30/周,高中300/3周,大学1000/月,研究生自给自足,600+400+1000(家教)仍然捉襟见肘,可能是要买的东西多了,都要自己买了。

2)物价也长了,涨了多少倍我也不清楚,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原来高中一碗面条4块左右,现在涨到8块;大四刚搬过来的时候,中午一顿饭大概10元就能吃饱,现在15块一碗面条/炒饭,还不一定吃得饱,学校门口的米线已经18/碗了。想象,在大众点评抢个VIP特权,和朋友去大行宫吃牛排人均才28。

6:社会人

在大学校园这座象牙塔里,接触的社会人并不多,也不会过多聊关于社会的事情。阿廖沙算是一个社会人,社会人和学生接触的环境不同,产生的问题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也不同。(此处不详细阐释)

7:家乡变化

1)社会环境:老家付井,处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与安徽省阜阳市界首市交界处,毗邻安徽。因此回家的时候,从界首市站下的火车,先看到的界首,之后看得到沈丘。

新:近些年都在招商引资,搞房地产,盖了n栋楼房,房价呼呼呼涨到五六千,不提也罢。有些意外的是,在界首发现了共享助力车的踪迹。第一次见这种车辆,是在泉州,之后再没见过,这是第二次。骑一次2块钱,固定的停车点。为了找停车点,骑着车子玩手机,撞到辅路上的柱子,摔了一跤,不过好在穿的比较厚,没什么事。再也不敢了呜呜。

其他的大多数都没什么变化,路上还是很多垃圾和尘土,路旁杂草丛生,垃圾直接焚烧,污染环境。

2)生老病死

生:家有石榴树,于吾幼年时所植;柿树,吾妹幼年时所植,今已亭亭如盖。

老/病:父母已经近50了,身体状态大不如以前,有一些慢性病,不能劳累。但是家里除了父母能挑起担子,我还没有能力挑起家里这根担子,只能勉强顾住自己。妹妹还有一些疾病,需要动手术。

死:今年回家的时候,没有发现我家养的狗,问我妈,我妈说它病死了。上一只狗是在我6年级的时候,被别人下药药死了,之后就领养了这只狗,算下来,也有10余年了。期间,受过伤,也挨过饿。去年回家的时候,这条狗就已经不太好了,精神状态不好。10余年了,也算是善终了吧。

去年,我曾祖母逝世,终年99;前年,我大姨姥、小姨老爷去世,大前年...随着自己越来越大,长辈越来越老,每年回去,周围都会有亲戚逝世。死亡,是一个要思考的严肃话题。

8:婚姻与爱情

未完待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