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将你遗忘,有人把你记起

    when there is no one left in the living world who remembers you,you disappear from this word.

    前几天刷电影看到了上面这段话:当世上没有人记得你时,你将彻底消失。初看这句话,作为长期接受唯物主义论的我不免觉得有些荒谬,这种“仁者心动”式的心理图式难免不带有欺骗性,不具备理性存在的意识。然后我的感性认识告诉我,人应该是感性的动物,没有人能不被情感束缚,除非是七情皆断,六欲清净的圣人。

    存在既是理性的,也应该是浪漫的,每个人来到这世界或多或少都会留下点什么,若是都像朱自清《匆匆》里说的那样:“我赤裸裸的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连一点羁绊也没有留下,未免也匆匆太过于索然无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既然人间的时候会留下羁绊,那么死去的时候是否羁绊会随之而去呢?屈原临近汨罗江,吟九歌,向天发问,诘问这世间的污浊,最后蹁跹一跃,划过一个华美的弧度,将生命舍去只为留存清白,那江畔如织如梭的龙船是对他永远的缅怀。

    不知道是否还有人知道马航mh370事件已经过去三年了,整个世界都曾等待他们返航,但是他们却再也没有出现在地平线。这三年足以发生许多事情,渐渐的有些媒体已经把目光转向别的热点,有些国家也放弃了救援,那些遇难者该有多孤独。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将他们希望,他们的家人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其中就有一位叫做“漫步鱼”的网友,在丈夫失联三年里,她无时无刻不在想念,梦里能到他平安归来。他的丈夫是幸福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并没有阻隔心与心的联系,就算整个世界把他遗忘也算不了什么,因为还有人把他牢牢记在心底,让自己也让所有人知道,他真真切切存在过,并且将一直存在下去。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人在世间的时候容易被记住,死去往往更容易被遗忘。所以往往舍身取义的好人只在乎眼前是否能为人民为社会做出贡献,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不在乎死后人们对他的评价。而那些戚戚然的小人,在违背道德良知后,总在害怕死后被人唾骂。孔子认为:“未知生,焉知死”这句话目的就是告诉我们,生前的功过荣辱不要太过计较,死后人们记起你的时候自然会想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就像臧克家说的那样:“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人们永远会记得的不只是有好人,还有坏人。不过不同的是,坏人,人们会把他刻在耻辱柱上,受尽唾骂;好人,人们会将他放在心里,想起他曾经做过的事,深深地敬仰,并且永远追随,不仅不会被遗忘,还会有的像他们一样可爱的人被群众抬举得很高,很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感恩父母的生养之恩,感恩老师教导智慧之恩,感恩兄弟姐妹 爱人和孩子的关心和帮助,感恩同学同修鼓励和支持,感恩天地万...
    一真一切真阅读 138评论 0 0
  • 曾子杀猪教子教育孩子要讲诚实守信,汉代季布一诺千金告诉人们要说到做到,商鞅立木为信告诉政府要有公信力。
    来自申论55的觉悟阅读 174评论 0 0
  • 1内置过滤器有几种 · 一个过滤器,不带参数的情况 o {{expression | filter}} · 一个过...
    不去解释阅读 375评论 1 1
  • 我每天都在问自己是否出来闯还是打工这个问题我问自己很久了,但是突然有一天我很久没见的女同学李兰兰她_出现在我的生活...
    泣灵_162b阅读 1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