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游湖一边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给我印象很深。
史铁生是位残疾人,而且是后来因病残疾的,故所思所感超乎常人,文字很有感情,又具哲思,现在还记得读《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命若琴弦》时的激动。《我与地坛》里的人物除了那个智商有问题的小女孩,最让我感慨是长跑爱好者,他参加长跑是想得名次,自己的相片能放到公告栏里,以此改善生活处境。也许这目的不哪么高尚,但很真实。结果跑了好多年,成绩很好,却总是阴差阳错不能如愿。哪怕得了第一名,他的相片还是没能出现在公告栏上,当年只放了现场照。命运简直就像和他在开玩笑,要存心捉弄他似的。在他38岁再一次得了第一,一位专业教练很惋惜对他说:要是十年前能发现你多好,可惜了。当他告诉史铁生时,平静的就像说别人的事。
人生就是就样,充满了遗憾,就如小女孩,声音悦耳,长像甜美,却智商有问题。史铁生自己,却在地坛里渐渐走出了死亡的阴影,命运让他残疾,却也让他成了作家,不幸中也算还有点幸。文中史铁生和小女孩初见的场景,就是在高大的栾树下,当时小女孩正在树下拾小灯笼似的栾果。湿地公园有不少栾树,前些日子才知道这是栾树,却把三角形的栾果当成了栾花。全因栾果是由三瓣组成,实在像花不似果。
栾果不大却簇生成串,远远就能见到树顶或树叶间一丛丛桔黄或金黄的“花簇”。很像龙眼、荔枝、芒果开花的样子,这三种果树的花,都是簇生成串且极繁,而且朵也极细,只见花簇色块不瓣朵,一如栾果,这也是我错认栾果为花的另一个原因。史铁生对栾果的描述,让我们知道我见到的,公园里差不多是最显然的是栾果而不是栾花。
这几天都是阴天,今天还下起了一阵细雨,栾果的颜色已不鲜艳,多数已呈枯萎,挂在枝头,只添残败感。站在亭下避雨,望着细雨中残败栾果,又想起来时,河坝上(路)满径落叶,即使是花城,是秋尽草未凋的南国,也还是免不了有秋景。也许是秋天来了,也许是受了史铁生文字的影响,只觉惆怅难言。
成了作家后,有次史铁生问一位作家朋友为什么写作,朋友说为了我母亲,想让我母亲感到骄傲。史铁生的母亲,在史铁生发表第一篇小说时就已去世,在他的小说获奖时更是离世七八年了。
2023-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