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是可以影响人的心情的,尤其是寒冷的冬春季节,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看什么都觉得悲观。那么今年冬天又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悲观现象呢,直观的来说,就是发生在身边空铺潮。
由于自诩为吃货,我曾经很关注周边餐饮店面的变化,如果哪里开了一家新店我总能注意到并约朋友们一起前去尝鲜。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美食带来的快感日渐消失,现在除非是很有特色的新店开张,否则很难引起消费欲望。这不仅和年龄有关,更是因为大家都吃的嘴刁了,消费欲望降级的缘故。所以最近许多新开的餐饮店出现了倒闭潮:刚开三个月,食客们觉得还不错,打算再去品尝的时候,门口赫然贴着用A4纸打印的转让告示。好一点的还能贴个营业中转让,店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服务员和厨子都不在了,全靠店主一家全力维持,口味也大打折扣。
今年冬天的情况更加严重,之前顶多是餐饮店关门,新店在一个月内就接盘装修并且很快就重装开业,如今的情况是没人接手。比较令人意外的是在我们当地的CBD(中心商务区)附近出现了三家连号的空铺,其他零碎的空铺和未开业或刚开业即倒闭的新店也不少。这个地方有好几家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密集的写字楼居民区,周边不远处还有两所大学,按说是个人流量很大商业区,不存在没有客流量的状况。
后来听空铺隔壁的超市老板说是因为房租太高导致这些店面干不下去,两层的门店其实只有一层能用起来,楼上的空间完全是浪费。但是房东可不管这个,房租涨到一年三十几万,一睁眼开门就是上千元的房租成本,还不算材料和人工。这个地方是商业区,主要客户是白领和学生们来吃工作餐或者快餐,利润微薄且不敢要高价,否则就干不下去。薄利多销的前提是客流量要足够大,如今的人嘴刁且选择又多,当回头客的频率也比以前低,小城市人口相对较少,自然很难维持新客上座率。中午这个就餐高峰期如果不能实现满座,那么早晚两头就更别指望了。
传统的餐饮比如各种菜式需要厨师和服务员团队,按照当下的工资水平,用工成本很高且不好招人。如果再加上高房租,许多店主会在三个月内决定是否继续经营。一个新店抓住客人的味蕾需要时间,三个月的时间不够,但是每天开门睁眼就是费用,到了就餐时间发现就一桌客人,有些老板人不得不让自家人去空桌坐下玩手机来冒充食客。无论够不够,三个月时间基本就足以考验老板的资金实力和耐性了,能干的不必说,顶不住的店铺就会及时止损。
日益壮大的外卖行业也给传统的临街餐饮文化补刀,除了快餐外,就连烤鱼炒菜这样复杂的菜式都可以叫外卖了。临街的店铺要价50元一份的外卖,那些藏在巷子里的小店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来竞争,但是小店的房租成本可能是临街店铺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这就赋予了小店更大的竞争优势。
本文由追随风前往心之所向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