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播出后大火的《那年花开月正圆》,如今还很受欢迎。孙俪演的周莹,她的身世,比电视剧演的还精彩。
她年纪轻轻成为寡妇,带领丈夫的族人,从分崩离析走向繁荣。周莹凭一己之力,构建庞大的商业帝国,问鼎大清首富,是个不折不扣的奇女子。而她亲手创造的这一切,和传说中她是慈禧干女儿的身份没有任何关系。
周莹并没有享受到慈禧“干女儿”多少红利,由于丈夫没有留下子嗣,周莹领取了一个养子,但后来却用了大量时间和养子打争夺财产的官司。操劳了一生的周莹早早去世,年仅42岁。
现在我们一起了解周莹面对命运不公,奋起抗争,创造极致辉煌的不平凡的一生。
1 “冲喜”嫁入门,丈夫公公先后离世,她撑起整个家业
1868年,周莹出生在陕西省三原县。周家原也是大户人家,曾祖父周梅村是盐商,还捐了个清朝的官。但到周莹父亲这一代,家道已中落,周莹父母早亡,打小由兄嫂带大。
电视剧中的周莹也是无父无母,但有一个江湖卖艺的养父,教给她一身骗子本领,靠坑蒙拐骗度日,给电视剧增添了搞笑的元素,也充满传奇色彩。
而现实中的周莹没有父母呵护,也是早早尝尽世间辛酸。慢慢长大的少女,等待她的,会是怎样的人生?
而在陕西的泾阳县安吴堡,有个叫吴聘的少年初长成。吴聘的父亲吴蔚文,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当时有句话:“饷靠胡雪岩,粮靠吴蔚文”。能和鼎鼎大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齐名,这人可不简单。吴蔚文也是左宗棠的左膀右臂,曾为左宗棠西征新疆办理过粮草出过力。
吴蔚文也捐过官,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生意上,他是盐商。大家都知道,古代盐是由国家垄断的,而国家又不可能自己卖盐,就把经营权交给大盐商。
吴蔚文一个人就拿到了江苏、安徽、江西三省的盐业经营权,这三个省是当时清朝最富裕的。也就是说这三个省份的老百姓要吃盐,必须是通过吴家来买。一家垄断三省生意,吴家可谓能力通天,财大势足。
但富甲一方的吴家,也有一个担忧,就是子嗣不强。吴聘一出生就体弱多病,打小就是个药罐子。吴蔚文无奈之下,就想“冲喜”。我们知道,古代医学落后,老百姓普遍比较迷信,“冲喜”这种方法很常用。
虽然吴家富有,但谁家愿意自家孩子嫁给个病人呢?吴蔚文选来选去,最后选中了周莹。周莹没爹疼没娘爱,兄嫂巴不得她早早嫁掉。吴家这边,能娶到祖上曾经阔过的周家女孩,也不算丢脸。
电视上孙俪演的周莹美丽活泼心机多,能轻易俘获潇洒帅哥。剧中还有与阔少沈星移的虐心恋情,还有赵白石老爷的天神级的暗恋,妥妥的爽文大女主。
而现实周莹没有桃花遍地开,也没有电视剧中冲喜后丈夫吴聘醒来,两人先婚后恋拼命撒狗粮的双向奔赴的甜蜜爱情。果然,“冲喜”是非常不靠谱的,周莹嫁过来没多久,吴聘就死了。
据《泾阳县志》记载,吴周结婚后10天,吴聘就死了,没有留下孩子。另一个是吴家后人有记载,吴聘是婚后1年才死的,两人育有一女,后来不幸夭折。
17岁的周莹年纪轻轻成了寡妇。身边也没孩子。更不幸的是,3年后公公吴蔚文在外出要账的途中也去世了。
豪商巨贾吴家摇摇欲坠,眼看要分崩离析。
危难之际,十多岁的周莹挺身而出,她逆势而上,以吴家寡妇身份主动挑大梁,把吴家的生意接手过来。凭她的经商天才,把家族生意越做越大,甚至超过了吴蔚文在世的时候。
2 崭露商业天份,创“股份制”发养老金,商号遍布全国
一个女人在家族危难之际挑大梁,远不是电视剧写的那么爽,那么酷,而是人性最残酷的斗争。
周莹接手吴家后,要处理的第一件棘手的事就是搞定“叛乱”。
当时占吴氏商业半壁江山的是成都山货药材店——川花总号总理(即经理)和扬州 “裕隆全”盐务总号总理,这两家总号自恃财大势大,听说老东家去世后,就起了异心,想趁机将商号据为己有。
周莹虽然年轻,却敢于与之周旋斗争,她派人暗中调查拿到证据,也不惧对簿公堂。最后拿到铁证的周莹和俩人打官司,最终赢得胜利。
周莹又展露了经商和为人的过人才能,她没有为胜利而沾沾自喜,而是懂得管理,善于用人。
她派出两个信得过的人出任商号经理,还大刀阔斧搞改革。她重新制订薪酬计划,给那里的员工提薪2级,员工薪资高涨,远高于当地同行工资。
不仅如此,那时代的周莹已经敢于开天辟地出新招,她创立“股份制”,开始给员工分红。如承诺给员工年薪20两银子,员工领了10两,剩余10两作为股份入股,年底可以拿分红。
这在当时是奇思妙想,但却显露出周莹的前瞻性和战略眼光。新政策推出后收到了很棒的效果,员工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整个团队非常有凝聚力,业绩不断翻红。
新晋企业家周莹的新招还层出不穷,她给员工发放“养老金”,干到一定年龄的老员工可以退休,退休后继续拿养老金。甚至员工死了还发,让家人继续拿福利。这个在当时叫“阳阴双奉”。
调动员工积极性,给员工养老让员工安心,一辈子忠于公司。这样的好老板,好单位,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呢。员工自然又忠心又拼命了。
年轻有为,体恤员工,调动有方,目光长远,周莹几把火烧下去,公司不旺是不可能的。在她的带领下,吴家的生意红红火火,她再接再厉,在山西、上海、四川设立七所淮盐总;又在甘肃设立药材总号,在湖北设立了布匹总号。
周莹以发达地区做试点,不断扩大商业版图,商号分布全家。在鼎盛时期,全国各个商埠、码头都有吴家的生意。设立了108家分号,业务范围遍及药材、盐业、布匹、粮油、典当等。
周莹一个女人,把生意做得比任何时候都大,超越了以前所有男人。在当地流传着一句话:“吴家的伙计穿州过县,不吃别家的饭,不住别家的店”。
意思就是,吴家的业务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在自己的店铺里落脚。
生意是越做越大了,财势越来越足,但周莹并不只是一个图利的商人,她还是一个达则兼济天下的慈善家。
她乐善好施,经常开仓救济灾民,还兴办义学,建设义仓,甚至还在泾阳城打了几十眼深井,解决了两万多人、数千头牲畜的用水困难。
周莹已经是一个天才的企业家了,但她不止于,她还不断扩大版图,扩张生意。在管理土地方面,她也有不凡举措。
生意做得那么好,自家大片土地也不让闲着,她采取减租的方式,除了保留安吴堡附近600多亩水浇地,其余全部交给原佃户耕种管理,只收取很少的租金,遇到歉收年景,干脆免除。这在以土地为基础的封建社会里,又是一个让世人震惊的事情。
就这样,一个不被人看好的“冲喜”的媳妇,却在偶然得到机会后,打理家族企业,小媳妇逆袭成一位走向全国的成功企业家。周莹不愧为是天赋异禀的商业奇才,不折不扣的女强人。
3 10万银子换来“慈禧干女儿”头衔,为保家业和养子对簿公堂
清朝腐败,国家动荡不安。1900年,慈禧逃到西安,那时西安也刚刚遭受灾害,地方根本没银子供养这位老佛爷。于是陕西巡抚端方就发布命令,号召富贾大户“为国捐款”。
周莹听到这个消息,第一时间拿出10万两银子,孝敬给慈禧。
这样做,并不是周莹为了巴结慈禧,而是周莹深怀大义,国家有难,出钱出力。她说:“没有了朝廷,哪有国家,没有了国家,哪有我们的小家”。事实上,慈禧也没有给周莹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周莹捐助慈禧10万两银子,也是希望慈禧能够振作起来,度过时艰,把国家带入正轨。毕竟在当时,慈禧是一国之主,只有寄希望于她。
对于艰难境地中慷慨解囊的人,慈禧还是高兴又感激的,收到10万两银子,慈禧接见了周莹,并亲手赐予匾额,上面写下“护国夫人”四个大字。她收周莹为义女,封为二品诰命夫人。
受到慈禧接见并赐牌匾,整个吴家光耀门庭喜气洋洋。周莹有了新的想法,她专门派人去北京,参观学习四合院的样式。然后自己在陕西修建一座吴氏庄园,气派豪华无人能敌。院子三进三出,四座大院,光佣人就达200多人。
吴家飞黄腾达,可谓出尽风头。但有一个致命的因素,就是无后。周莹是寡妇没有儿子,家人就想了一个办法,用过继的方式,从族人中挑选并领养了一个孩子,叫吴怀先。
周莹的一生极其不易,一个女人苦苦经营,创造辉煌的商业帝国。如果有一个爱她尊她的儿子,一起守护家园,那该有多幸福。
可惜她辛苦养大的吴怀先,成人后生起异心,想独自掌管吴家家业。但吴家家业是周莹二十年辛苦打拼得来,她怎会轻易放手,母子二人一直争斗不休,最后甚至要去对簿公堂。
周莹一怒之下想到兰洲总督府告状,幸亏有西安道台的调解,双方才化解矛盾。
在生意场上乘风破浪,在财富帝国里翻云覆雨。可是,周莹无法把控人心,感情,以至于家庭纷争不断,人生徒增烦恼。
4 写在最后
周莹的一生历经坎坷,一个人独自面对大风大浪,凭借无与伦比的智慧能力和心力,创建世人瞩目称赞的商业帝国。
极度的财富和荣耀背后,也是极致的荒芜。丈夫死后,周莹没有再嫁。她的一生,没有爱情的滋养,没有亲情的呵护,孤零零与这个世界对抗。
1910年,42岁的周莹与世长辞。
17岁守寡,然后掌管吴家家业,不断创造辉煌,把生意做到全国最强,名声远扬,影响力直达朝堂。
不甘心做个平庸的女人,她挑重任,担脊梁,发挥非凡天赋创造极致辉煌,受封诰命。她是女人中的极品,活出自我保持热爱,格局够大,志气够强。
几十年短暂的光阴,她把生命赋予热爱的事业,没有子嗣死后却不能埋葬在吴家。孤零零的被埋在离祖坟200里外的一个地方,如今坟头荒芜,再也找不到。
周莹的一生,堪称爽文也不敢写的大女主的一生。
出身低微的她却活得惊艳,她敢作敢当、聪慧坚强。
对周家,她有情有义;对吴家,她力挽狂澜;对国家,她慷慨大义。
这样的奇女子,实在令人敬佩!
你喜欢周莹吗,你如何评价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