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晨读感悟

每天晨读最大的感悟: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5.24晨读感悟

《慢思考》

想让自己的大脑比别人更聪明,来教你三个诀窍:离线思考、批量处理、恢复睡眠。

1.离线思考

来看两种工作方法。

A.小张上午到达公司后,打好开水,就开始一天的工作。照常列出重点,今天是完成一个策划案。要求上午完成。

刚有了关于主题的灵感,结果朋友来电,向他确认今天晚上的安排,朋友聚餐,接电话给了回复;

继续工作,确定主题,刚刚确定好主题,主动看看微信,qq等各种联系方式,有没有错过重要的信息;

继续工作,开始构思一些细节,一个客户的邮件来了;

处理完邮件后,继续工作,确认完各种细节,刚要开始落实到文案,结果又收到一条微信;

........

就这样被不断地打断工作,最后结果是上午的策划案没有完成,而且完成的部分也好像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点儿七零八落的感觉。

B.同样,小李的任务也是上午完成一项策划案。他的工作方法是这样的:

一上班,接完开水,准备工作。他知道上午是一天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所以,手机调静音,专心做策划案。

先确认主题,再确认细节,最后开始着手文案的书写。不到一上午,一件满意的策划案诞生,而且一气呵成,很有成就感。

再看离午饭还有段时间,专心处理各种信息。

这样来看,你觉得,哪一种工作方式会更高效呢?显然小李的工作更高效,而且大脑的处理能力也可以发挥到极致。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首先,想让大脑高效运作,需得专注一件事。在大脑最清醒的时候做最重要的工作,当然效率更高。

其次,大脑也需要彻底离线的时间,看似小张和小李上午的工作是一样的,但是小张的做法没有让他的大脑得到一分钟的离线时间,而且还在各种不同的程序之间来回切换,注意力很难集中,而且碎片化信息也太多,大脑处理的难度和强度当然也越大。

看到这儿,聪明如你,知道怎么做了吧?


2.批量处理

如果大脑处于多任务并行状态,不断切换任务,大脑便会超载,错误率当然也会增大。

好比一家运输公司。有大型客车、大型货车、小型客车等各种车辆,当然对应的也有各种货物需要运送。

那么正确的任务分配方式是什么呢?

001.重要的任务一次性处理

将公司的重要货物,要在最好的时间,用最好的车辆资源,尽快的转移配送。

放在工作中就是,重要的事情在高效的时间一次性完成,避免其他琐碎的事情占用。

002.密切相关的任务合并处理

比如公司的客户有北京的、杭州的、海南的等等,正确的分配方式当然是北京的一类,杭州的一类,海南的一类,统一时间,统一车辆,统一配送,这样才能利润最大化。

放在工作中也一样,密切相关的任务可以合并处理,这样可以减少大脑之间的任务来回切换,给大脑减轻负担,自然效率就高了。

003.琐碎的任务集中处理

像一些比较近的,订单比较小的客户,抽出时间和车辆集中一次性处理完,可以减少心事,更多把精力集中在其他更加重要的客户和订单上。

工作中,像整理桌面、回复邮件这种类似的小事,抽时间集中处里了,你也会因此收获小小的成就感和好心情的哦。


3.恢复睡眠

试想一下,如果一家运输公司为了利润,为了资源不浪费,而不间断不停歇的使用员工和车辆,结果会是怎样的?

员工累趴,车辆没油,损耗严重,提前报废。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

那应该怎样做呢?

效率最大化的同时,也该让员工和车辆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同样的道理,大脑也是一样的。不间断不停歇的工作,看似一直在忙,其实很多时候自己忙的什么自己都不知道,效率很低。

我们的大脑也需要善待的,需要按时、充足的睡眠,来补充新的能量。而且,看似我们在睡觉,大脑在休息,其实潜意识中我们的大脑并没有停止工作。就拿电脑做类比吧,清醒时,是在用键盘输入信息,入睡时,是在后台自动下载文件呢。

怎样才能获得高效睡眠,提升大脑的工作效率呢?

001.白天多运动,适量的运动有益于睡眠。

很多人说没有时间,其实是你没有发现运动的时间,有很多大咖比我们忙多了,依然精神抖擞,就是因为适量运动的结果。少坐电梯,多走楼梯;中场休息的时候伸伸懒腰,伸伸腿;上下班提前两站下车走路;等车的时候做做运动。瞧,只要想做,随时都可以。

关于运动,“微习惯”会很好的帮到你,一定要尝试,只要开始,你会停不下来。

002.晚饭不要吃太多,睡前2-3小时尽量不要再加餐了,因为只要用餐了,肠胃就需要将其代谢掉,这样即使看似睡着了,也没有得到真正的休息。

003.把早睡仪式化,设置闹钟,家人之间相互监督,让早睡成为每天的必修课。

004.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大,节奏加快,很多人产生焦虑,所以总想着尽可能多的时间工作,但是与其低效率的工作,还不如好好休息,养精蓄锐,迎接明天的挑战呢,对吧?

就像一个急功近利的将军,明明士兵们已经又累又渴,仍旧下命令攻击敌人,士气低落,结果只能功败垂成。

很多事情,慢慢来,比较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高效思考的秘诀 手机作为移动终端,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和信息,衣食住行加娱乐,已经全部可以通过手机来实现。虽然手机...
    枷行栅言阅读 1,046评论 0 0
  • 任务一:200字帖子 互联网+时代,微商如何脱颖而出? 任务二–1:翻墙 任务三–2:推广 任务三:推广活动 任务...
    Miroslavtichy阅读 1,339评论 0 0
  • 原谅我曾经像猫一样的缠着你 原谅我曾经死不要脸的整天找你 原谅我曾经无理取闹的对你撒野 原谅我的出现给你造成的困扰...
    刀子ABC阅读 3,294评论 1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