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124,4-9-5,公孙丑章句下9-5》
今天是丙申年己亥月辛丑日,十月十六,2016年11月15日星期二。
补录:立冬二候与花信風。
丙申年己亥月戊戌日,十月十三,2016年11月12日星期六。
立冬二候,地始冻。
花信風:龍膽長青。其根苦于口,而利于病。味苦故謂之膽。其花攢于葉閒,甚明目。自秋接冬,带霜長青,亦東方肝木之色也。中剛而外柔,吾甚钦之。
【"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一,三个概念。
1,有司,是负责市场监督管理的官员。
2,罔,是网罗囊括的意思。
3,征,是税。
二,这一节讲解"龙断"的意思。
龙断即垄断。现代的"反垄断法"依然是重要的工商管理原则。垄断的概念和定义,最初来自《孟子》。
孟子讲解说,什么叫做垄断?古时候设立市场,目的是聚集民间的货物,方便人们彼此之间互通有无,公平交易,各得其所。设立的市场管理部门,其目的和功能在于保障市场交易的物价公平、出现争讼的审理审判,订立法律和管理办法,为广大民众服务。而且是免费的,不收税和费。
后来,有一个贱丈夫,喜欢贪小便宜,而且乐此不疲,看不到他会有厌倦满足的一天。每天登上冈垄最高处,左右观察,看哪一项可以买入,哪一项可以卖出,既想得到这个,又想拿到那个,把市场中的财利,囊括干净,一点儿也不肯放过。
这样一个专门钻营贪利的小人,大家都贱恶他,就向他征税,以此作为抑制这种行为的态度和办法。后代的商业税,缘于这个贱丈夫。向商人征税,正是从这个贱丈夫开始的。这就是季孙所说的"龙断"之说。
季孙讲这个故事,意在讥讽子叔疑,自己不被启用,又为子弟求官,其网罗好处的样子,跟垄断无异。
如果辞了十万之禄,又再接受万钟禄养,这就如同这里没得到,就到那里求得,也是一种垄断,我怎么会干这种事呢?
三,孟子之所以为圣,就在这一拒斥之间。
商业上有财阀,军事上有军阀,政治上有门阀,学术界有学阀,皆用意于垄断。
孟子讲垄断的故事,他是知得透彻,看得清楚,此时的他完全具有建立学阀威势的机会,对此,孟子却毫不动心。
焦循先生说,君子正身行道,道之不行,是命。不为利回,创业可继,所以君子以垄断之人为恶戒。
现代商业社会生活的现实中,我们从这份文化传承中汲取"公平"、"不欺"的文化养分,反对垄断的观念,转化为创造创新的源头活水,建立共享共生的平台思维,促进社会和企业的共赢发展。一句话,不吃独食方能基业长青。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译注》杨伯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