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妇女节有感

虽然我在家乡村子,属于女子中的佼佼者,可是生活在国际大都市,我从未停止过自卑,因为身边优于我的女子不计其数。每次参加上海阳新商会的年会时,自卑感尤其强烈,因为见到部分女老乡有能力捐款捐物,而我仅仅是去凑热闹,毫无贡献,每月入不敷出,仅维持四口之家的生活,就已经耗尽了全力。

记得有一次我发表散文《我的故乡·佘家西塘之夏》于【珺之春·散文坊】,主编廖世敬(诗境雪梨)却私自加了一句:“我像一只金凤凰飞到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我发现后,感到十分惭愧,犹豫很久才敢将此篇散文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

前天参加了上海市阳新商会开展的“春暖花开 三八女王节”郊游活动,认识了多位优秀的家乡女子,本以为她们只是某某夫人而已,没想到多数都是女企业家,属于强强联手的婚姻,这颠覆了我对农村女子的认知,尤其会长夫人明平英总,不仅是优秀的女企业家,且热衷于公益活动,性格还开朗大方,平易近人,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总之,阳新籍女子也有不少值得我学习的榜样,而我还远远成不了阳新人的骄傲,只但愿我能不拖阳新人的后腿。

聚餐时,老乡们都恭维我,将我叫作阳新才女,我听到后感到无地自容,心想就算是真的才女/女作家,我对于阳新人、对于社会都毫无贡献,何况我仅仅是半桶水的业余作家而已。工作中,我用尽力而为/尽心尽力来安慰自己的表现,以做到问心无愧;聚会时,我多敬酒/劝酒、多唱歌、多跳舞及多聊天,以活跃气氛;交新朋友时,我告知对方,会无偿代笔及无偿做英语翻译(若对方有需要),以得到对方的尊重与认可。

这次聚会,戴斌(黄石市政府驻沪办主任),建议阳新商会会长吴丰瑞,请我将各位阳新籍在沪优秀企业家的奋斗史/创业历程写出来,我欣然答应,心想一向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我虽然对自己的文笔不是非常自信,但只要大家不嫌弃,我乐意一试。

虽然我对自己已经不抱希望了,可我寄希望于子女,相信我的子女一定比我优秀不少。网上许多人对底层家庭为何要生孩子,或为何多生孩子而感到费解,我的回答是人活着要有希望与盼头,不然在遇到困难时,会很难做到不放弃而坚持不懈的努力挣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