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说全一的时候就已经提及了分化的问题,感觉比较重要,就单拿出一篇来写。从全一到分化,宇宙才显现出它的多样性。
假设宇宙之初是个奇点,并且一切都可视为全一的。当第一个事物分化出来——不论它是与全一不同的能量、物质、力或其他我们不知道的事物——就有了区别,一分为二,也就产生了一个关系,或者说一个规律。这样分化出的事物种类越多,规律也就越多,当然这里需要说明一些事。
1 基本单位和必然性
什么是一个事物的最基本衡量。我们所能看到的事物都是很多更细小的事物组合而成的,现今的科学让我们能认知到的最小物体是各种基本粒子和四种基本力组合而成,但从以往的惯性经验看,应该还有更小的事物(比如弦理论)。假设我们已经知道最底层的事物的种类,那么由它们之间相互关系(规律)组合而成的各种复合事物就会有更多样的属性和规律,这些复合事物之间也会有关系(规律)。所以必然性再次体现出来,我们之所以不能确定所有的必然性,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科技水平是不断发展的,另一方面则是下一个问题。
2 有穷还是无穷
刚才也提到了,分化出的物质有没有不能再分的层面,即有没有基本事物,如果有,它们的种类是有穷的还是无穷,知道这些后,才能知道宇宙里有多少可能的组合。另一方面,分化已经完成还是还在不断进行,这也决定着分化是否有穷。在已知的事物中,各个事物的关系是否真实存在,或者说虽然还未发现,但是否可以产生。有限种类下有多少种规律呢,这是下一个问题。
3 组合还是排列
比如我们已经知道宇宙里一共有n个基本事物,那么每两个事物之间的关系有,至于事物A和事物B的关系a与事物B和事物A的关系b是否完全一样,物还好说,事涉及时间,而时间被认为是单向的,所以a不一定等于b。然后三种事物组成的复合事物有了新规律,这在物的层面也可能会有排列带来的不同,但又不能断言三个事物排列出的规律a=ABC与另一种排列方法得到的规律b=BAC一样或不一样。推及到n种事物的排列,单个事物不能由n种事物组成,但换个角度想,每个事物都受n种事物影响,当然我不能确定此事,并且科学总是在做隔绝事物的实验。假设我说的正确,那么考虑关系(规律)时就不能只在几种事物间。(本来想解释事物排列的种类之多和里面可减去的多余部分,但想来想去,我好像也没缕清)
4 同类和异类
即使知道事物种类的确切数目,也不能解释万物,因为种类只是异类间的区别,而宇宙中更多的是在每种事物里有非常多的同类,组成同种事物累积而成的事物。这让事物不需要那么多的关系(规律)就可以聚合成更大的事物,可以有更大的动作和影响。借由上一个话题,如果宇宙只由各不相同的事物组成,那么它肯定很小,而且必只有一种排列。有了同类事物,就有了组合,也有了组合×组合,组合×排列,排列×排列的可能,也就是有了概率。(概率是必然的而不是随机的,这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至于解释各种概率如何形成,就像解释必然性一样,需要全部知识)
5 复杂度和意识级别
复杂度也来源于同类和异类的掺杂,复杂度和意识级别的提升依赖于事物的排列组合,可以想出,宇宙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排列组合未出现,也就是还有很多事物没被造出来。靠低级别的意识已经不能继续下去了,所以到人这个意识级别就有了排列组合新事物的能力。
小拓展
从全一分化时,全一就不存在了,而分化的总和是否等于全一,这是个哲学问题,也是个可能无法研究的物理问题。
只由各不相同的事物组成的宇宙只能有唯一全排列,这会不会是宇宙之初的蓝图,宇宙爆炸是在做蓝图的复制,产生同类事物。(我似乎发现了不得了的事。。)再往前推,这幅蓝图是如何构建的?是不是一个实验呢,这个已经有人想过了。我说的只是起始不一样,有什么高级意识在高维中放置了几幅蓝图,蓝图爆炸出几个宇宙,低维的我们认为的平行宇宙。高维意识可能不需要空间维度,所以它们不需要很“大”。或者像我之前说的,意识存在在一个孤立的维度。
目前,我觉得人以前的万物发展史大概齐差不多可能也许说完了,大体的世界观形成了,该说人和人之后的了。如果以后又想出什么基本的因素再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