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群写作营Day6#调研方法学习笔记

今天读到了《超级符号就是超级创意》的后半部分,关于调研方法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调研目的和调研内容设计部分的讲解很具有实战意义,整理如下,希望加深学习。

1)调研的目的

作者提出:调研的目的一是决策参考,二是创意启发。找参考和找启发是我们调研的目的,而找“依据”不是我们调研的目的。

这也就是说调研是个信息收集的过程,我们不能企图单纯地通过信息收集就得到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得到参考消息和其他,基于这些进行分析处理,最后才能真正活用到商务活动中。

2)关于基层调研

做调研的人要亲临现场,多深入到基层店面和店员沟通。但是不要问“科学问题”要问家常问题。什么是科学问题,就是不能问需要店员归纳总结的问题,比如“咱们顾客的男女比例份额占多少?分布在什么年龄段?职业构成是什么?家庭收入大概多少?”要问“今天来了几个客人?卖了多少?第一个顾客是什么人?第二个?第三个?他问啥?你跟他说啥?”具体问店员每个顾客来的购买过程。即只问具体过程。所有判断、统计都是调研者自己的事情。

相信很多企业做店访的话都会询问以上不该问的八股问题,因为如果按照第二种方式询问的话,工作量会增加很多,把今天或者近几天的客人情况都询问了,确实会收集到比较具有故事情节的信息,但是这要询问多少个店员收集的信息才能足够做统计分析用呢?所以如果可能的话访问店员的管理者比如店经理、销售经理这样的,他们亲临现场对店员、日常销售进行管理,一样可以提供给我们全面的信息。当然在此基础上仔细询问几个个例的购买过程就更加好了。

此外笔者还提出做完访问应最好在店里蹲点,仔细观察几个小时,观察顾客的购买过程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作者举了一个在超市观察牙膏购买者购买过程的例子,顾客走到货架前浏览、选择、拿起一盒观察、再选择、再对比、离开、返回、再比对、放入购物车,调研者观察到这整个过程并邀请顾客进行深一步的访问,和顾客一起回忆了每一个步骤的想法。如此深度的调研确实是“访谈三个人胜过走马观花走遍全国市场”,如此观察十几个人就可以把握究竟哪些因素对顾客购买产生了影响。

但是估计这种做法比较适合快消品行业,如果换成汽车行业,也许一家店一款车型一天也就只能卖出1-2辆,那么岂不是要在店里泡一个星期才能完成信息收集,效率上确实需要再讨论。作者其实还有一个观点就是所有消费者都差不多没有太多差异,所以进行小样本的深度观察就可以了,对此观点我持保留态度,因为如果是十几几十万的高额耐用品消费的话,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其实也是不可忽视的,必须有一定量的样本作支撑。如果是小额的快消品的话,那么也许确实差异不会太大。

受篇幅限制,关于消费者行为研究部分明日再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大学本科学习的是园艺专业,今年刚刚毕业,授于农学学士学位。不知道这里有没有能懂我的人。
    kauhua_kiwi阅读 4,719评论 1 0
  • 一、关于生活中的小确幸: 1、教师节听到最炫的一句话就是:老师,你教的我都懂。。。。太经典了,我把这句话作为今天的...
    清风_bd61阅读 1,189评论 0 0
  • 一条小河横跨三省, 似那流水般远去,游人如织 那吊脚楼承载我对你的思念,遐想无限 河上游船随波逐流,繁星点点映无帘...
    喃喃涅阅读 1,105评论 3 1
  • 饮料 麦乳精:429/100 千卡 啤酒 1罐 150千卡 可乐 1罐 145千卡 蕃茄汁 1罐 45千卡 苹果汁...
    卟尼与鹿阅读 6,130评论 0 0
  • 今天课程引入了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概念,很特别,又很贴切,只是还不太会应用。但方向上有很大的启发,觉得眼前一亮...
    卓芳阅读 1,17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