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鸡毛》-第一章 塔铺 读后感

我是第一次读刘震云的小说,因为偶然在微信读书上看到,他的小说第一章都是可以免费读的,我就想着试读一下。

《一地鸡毛》这书名起的就很有故事感,一下子让人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应该很接地气,翻开一读,果然如此。

第一章是塔铺,是一帮不限年龄的青年,在一处简易的学校复习准备参加高考。文中刻画的各人淳朴生活细节,真实感扑面而来。最让我动容的是描写主人公父亲,走路去城里问亲戚借书,走了一天一夜,脚上全都是血泡,给儿子借来了那本《世界地理》。

在那个交通不便、没有网购的年代,去弄一本指定的教科书是十分的艰难。尽管老父亲并不懂得高考的意义,没有把握儿子能考上大学,也不知道儿子就算考上大学,后续如何供他读书,但是老父亲仍然拼尽全力,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去找。老父亲轻描淡写地说,书比较难找表哥找了一天才找到,所以耽误了时间。其实,更有可能的是,老父亲苦苦哀求了表哥一天。表哥是城里的教师,有头有脸的人物,老父亲只是个穷亲戚,表哥凭什么会帮父亲去找一本不好找的书呢?

书送到主人公手上后,老父亲顾不上休息,转头又赶紧走路回家了。因为他去城里的时候没有告诉自己的妻子,他知道妻子在家里已担心了两天。

是什么让老父亲能顶着一脚的血泡走了这么长的路呢?大概是替儿子找到宝贵的书籍,解了儿子燃眉之急的那种成就感、骄傲感吧,老父亲此生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对儿子的托举。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无声含蓄的父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