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我当工具的时候,和我谈友情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经常会碰到这种人,明明把你当工具,却还要跟你谈友情,但我真的很想说,这种人真是又低级,又虚伪。

前一阵子,一个朋友来问我,让我发个稿子。因为内容故事,我就提了一些意见,让对方修改,对方倒好就扔出几句话,让我立马就觉得自己成了一个工具,而且还是免费的。

对方说,要不你就帮我修改一下吧,我相信你的,我真的很想回一句脏话。明明是你的工作,却变成我的工作,而你却在一边毫无压力地玩乐。于是,我拒绝了。

我对这类人非常的反感,不仅在于措辞的虚伪,更在于对待友情的功利性。

不要跪着说话

首先,这类人的谈话技巧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在他们的谈话里,常常都是“你最厉害了”、“我相信你 ”、“可以么”、“就那么一会儿”、“很简单的啊”这样的字眼。简单的概括起来就是“给点嘛”、“求求你啦”,乞讨之态溢于言表,只不过碍于情面,没有明说。

这种表达不是卑躬屈膝,就是十分的虚伪,单从谈话技巧上,就让人心生厌烦。很多事情,只要把你的需求,真诚准确向对方表达,站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沟通,尊重对方,而又不贬低自己。

这才是正常沟通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是否能把事情谈成,更何况还是朋友之间。说到这里,你肯定觉得我小题大做,不妨来了解一下三国里面的几个托孤。

在刘备兵败夷陵之后,在白帝城托孤时,他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无独有偶,孙策在病危时,把孙权托孤给张昭托孤,也说了类似的话: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两个人的大意都是,继承人不行,你们就自己上。不管是出于权谋还是出于真心。这两个人的托孤直接而毫无保留,不卑不亢。

相较之下,魏明帝曹睿的托孤就弱爆了。在他托孤时,指着当时只有六岁的曹芳,眼巴巴的看着司马懿和曹爽,默默地流着眼泪。简直是在跪着求他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曹芳。

这三个人的托孤高下立断,这个时候上的曹睿已经在气度上输了司马一大截,更别说后来的司马懿篡权,只能说当年曹操的纵横天下的气度都被着这个孙子败光了。

商业里的地痞流氓

其次,这种问题往往让我们想到“生意上的朋友”和“朋友里的生意”,两者之间,这类人无疑是朋友里的生意,不是高估了友情,而是低估了自己的功利性

在友情方面,这些人还是对友情的极大的不尊重。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他们的思维逻辑。

人+技能=价值

这是他们典型的商业思维模式,那么如果把这个等式当做一种价值衡量标准的话,那么其中肯定有价值交换。出于这种思维模式,在这群人里面,一部分良心发现的人,就会附上一比远低于市场价格的小费,至少在他们看来,这是自己的心意,让他们心安理得。

拜托,这简直是一种羞辱。这是对友情的践踏,也是对技能的践踏。这种蠢到极点的行为,首先在心理上给出了衡量两人之间友情的价格标准,明码标价代替了友情无价,你以为你们的友情离天万丈,却一蹦就撞痛到哭。

都说在商言商,价值交换是第一位的。而提出这种需求的人,往往都不是什么交心朋友,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商业活动。既然大家的身份都很明确,把事情都放到商业上交流就好,那么,而这些人都是商业里的地痞流氓。

为什么?首先在商业领域里,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投入与产出。而这种幻想不耗费任何成本获取成果,或者以友情的名义谈免费帮忙的想法,本质上都是为了节约自己的成本,丝毫没有交换的想法。

更何况,有一些人根本不考虑你是否是处于非常繁忙的状态,硬要把自己的需求强加给你。

这种不懂得尊重别人的人,只有牺牲他人、成就自我的强盗逻辑,不是商业里的地痞流氓那是什么。

针对这群人,只想跟他们说,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要么用真情打动我,要么用金钱打倒我。虚伪的话,不说也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