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前物质匮乏的时候,吃饱是唯一的目的,吃好是一种奢望。记得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家里因为盖了两层的楼房欠下的外债还没还清,生活还是比较艰苦的,才刚刚实现了吃饱。每天早上到同学家里等她一起上学的时候,看见她的米饭配鱼饭,看得口流咽不停,那时候对物质的追求就是能吃到同学家里有的。
后来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人们不只是吃饱了,更是吃好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甚至是太空育种的都能吃到了。
但是,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来的营养不良演变成现在的营养过剩。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人群越来越多。脾酒肚,脂肪肝也越来越普遍。一些本来老年人才有的疾病也越来越年轻化。
慢慢地随着人们饮食意识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大鱼大肉,改吃粗粮杂粮。大酒楼的精细菜不再是人们的首选,节假日选择到乡村吃农家菜的越来越多。
就拿我的家乡来说吧,地理位置偏僻,四面环水,主要的交通要道就是一座大桥,所以一直以来经济相对落后。虽然一直是有名的“竹笋之乡”,但也没能给乡里人带来什么经济效益。
自从兴起农家乐这种消费形态后,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家乡的刚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竹笋凭借它独特的鲜嫩多汁和营养价值(竹笋的粗纤维能很好地改善肠胃功能,有助消化,防止便秘的功效。)吸引了大量的顾客,四面八方的食客蜂拥而至,于是家乡的竹笋大排档近几年蓬勃发展,给乡里人带来了不小的收益。
从吃饱到吃好的悄然转变慢慢地渗入到每个人的意识中,现在人们追求的不是能多吃,而是选择性地吃,选择对自己有好处的吃,吃出幸福,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