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明今日我思君(民间叙事)

2015年夏,我曾到西湾老何家。他陪着我在村里转了一圈,又满田垌跑。这是我当时拍摄的水浮莲花。花仍存储在手机里,我却再也见不到老何的音容笑貌了。


我的朋友,这是2020年一个夏日的上午,我在北部湾畔,一个叫下六的地方,在镇子边沿的东西两侧,拍摄了许多富有乡村气息的照片之后,便坐在一棵满是果子的榕树下,起始写这篇文章。

有鸟在榕树枝头雀跃,啁啾,啄食榕子。满树的榕子,有生有熟,那鸟儿吃得几多?它们宛如调皮捣蛋的孩子,用它们尖长的小嘴,啄一下这个,啄一下那个,榕子纷纷落地,时有三两个掉在我的头顶上,或落在脚边的树根上。

那落在我头顶上的,被我轻轻一抹,拨到地上,完好无损。那从树上掉到树根上的,被砸开两爿,露出了深蔼色的果肉,布满粟米似的籽粒,色泽金黄,倒也好看。

昨天早餐时,老伴突然间提起,说西湾老何家,已经很久没有人上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她稍一沉吟,竟然加重了语气,不无责备地说:“你成天东奔西跑,到处拍摄,写文发文,也不去看看阿彩他们!”

唉,又何止他们!自从学会用智能手机,向互联网发文,我几乎日日拍摄,夜夜作文,一百几十万字的文章,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天上掉得下来的么?为这,我都不知冷落了几多亲人和朋友。

老伴的话提醒了我,昨天便去西湾村访友。仅仅三两年不来,朋友家就发生了变故,让我唏嘘不已。

那位开三摩载客的知情者告诉我:一个壮壮实实,身材魁梧,襟怀坦荡,朴实忠厚,勤劳俭朴,豪爽大方,重情重义,在西湾那片土地上生活了六十九年的朋友,去年就“走了”。

我昨天带了一套茶器,一盒茶叶,一早坐班车到了豆坡。我在市场上买了猪肉、牛肉和苹果,即打电话给老何,想让他像往年一样,开摩托车出来接我,岂料回报的竟然是空号,我以为他换了手机号码,也不太在意,便叫了一辆三摩,说要去西湾村。

那开三摩载客的汉子,恰好是西湾村人。他问我去谁家?我说去何某家。他告诉我,说我要找的那个老何,去年病故了,其妻阿彩同别人合股,走圩门,赶集日,做冰鲜鱼生意,今天去了广丰,恐怕只有他们的媳妇阿秀带孩子在家。他问我:“老何都走了,你还去不去他们家?”

“去!都来到这里了,怎能不去呢?无论人情,还是道理,我都应当去看看。我既有心来到了这里,怎能不去啊!”

载客的汉子说:“兄弟,就冲你这句话,我看得出,你这个人,够朋友!我的同宗兄弟,生前没有白交你这个朋友。上车吧,5元钱,我包送你到他们家门口!”

我心里好一阵难过,满脑子都是老何那魁梧的身材和他的音容笑貌。可我这次来,却再也见不到他了。我一声不吭,提着东西上了车。

前些年,老何曾陪我在西湾东侧的田野,拍摄了许多羽毛洁白的鹭鸶。今天,我在此踽踽独行,远远的只拍摄了这一只立在干枯茅杆上的百劳鸟。我不禁悲从中来,泪水和汗水一并湿了我的衬衫……


到了朋友家,一个小女孩先给我开门,紧接着阿秀就从楼上下来,接了我带来的礼物。她满面笑容,说:“阿伯,你有心来看看,我们就欢喜了,不用买东西来的。”

我说:“就一点手信而已,你不必客气。我和你家翁家婆他们,来来往往了四十几年,就像自家兄弟姐妹一样的。”

我记得,这是我第三次见到阿秀,她是一个很善良,很温和,热情而勤快的女子。仅凭她那一抹灿烂的笑容,我来到这何家,也就会觉得犹如到自己兄弟姐妹家一样,有一种亲情的温暖,没有任何的陌生与拘束。

阿秀将东西放在一张圆形的餐桌上面,立即开了风扇,那个给我开门的小女孩,给我拿了一张红色的方凳,阿秀说:“让爷爷坐在那张躺椅上,舒服点。”那小女孩对她妈妈做了个调皮的动作,伸伸舌头,又对我笑笑,就将方凳放进餐桌底下。

阿秀旋即拿电热壶烧开水。我说阿秀你不用烧水,我带有茶水的。

“阿伯,天气太热,出汗多,你得多喝一点水。”阿秀说,“我烧好开水,等会需要时,我给你加。”

插好电,阿秀说:“阿伯你先坐坐,我出去一下,就回来。”她出去才几分钟,就捉了一只母鸡回来,进了厨房。我赶快站起来,走到院子里,对她说:“阿秀,你不用宰鸡!自家人,有什么吃什么,大热天的,吃白粥才舒服。”

我话还没说完,只听“吱”的一声,那只母鸡早被阿秀割断了喉。她是“先斩后奏”哪。

她进来提那电热壶开水烫鸡时,才笑道:“阿伯,我们自家养的鸡,都是吃稻谷,吃米糠拌粥饭的,比在市场买的香。阿伯来我都不宰鸡,等会阿妈回来照样捉鸡宰,还会说我不懂人情世故哩。”

她既然这样说,我只能客随主便。当阿秀在厨房忙碌时,她的孩子开开心心的坐在我旁边,同我说话,竟然没有一丝儿陌生感。我赶快拿苹果塞到他们的手上,他们也不推让,拿到水龙头那边,洗干净了,就大口大口的啃起来。

我提了茶水,戴上草帽,对她说:“阿秀,你忙,我出去走走,拍些照片配文。”

“好,阿伯你认准路,早点回来吃饭。我刚才打电话给阿妈了,她很快就到家啦。”她一边拔鸡毛,又一边说:

“阿伯,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在这上面建了楼房,老村场很多砖瓦平房都废置不用了,那些巷子弯弯曲曲的,有的地方杂草丛生,你不要往老村场走。你就沿着我们这条村巷,一直往西走,到了巷口那块火龙果地,上了环村大路,折向南,到村西边缘,你再沿着水泥路一直往东,就到田垌,田垌东边,就是豆坡河。你拍了照片,沿原路返回哈。”

我一边应她,一边想:这是一个多么细心的女子啊!

当年的老何,也曾经精心地种过几亩地的火龙果。


我按照阿秀所说的,很顺利就到了村前的田垌边。我刚想沿着机耕路一直往前走,到田野寻找拍摄目标时,就在机耕路口那儿,突然听到了百劳鸟的鸣叫声,那声音宛如一个人在急速地呼唤他的同伴。

我看见,那只百劳鸟,正站在茅草丛中一棵母指般粗大,也是最高的那支干茅草杆的顶端,头朝北面,高一声,低一声,反反复复地呼唤。我就是拿手机连续拍摄它,它也岿然不动。

奇了!我以往在田野和丛林中,也曾多次发现过较近距离的鸟。可手机一旦对准它,一张都未曾拍下,它“哺”的一声,就急急忙忙,惊慌失措一般飞起,直冲云霄,或箭似的疾飞而去。

只是2015年夏,某日的下午,当酷热渐渐的消散,老何开摩托车载我去豆坡乘车返城,路经田垌那节路时,看见十数只洁白的鹭鸶,正在水田间的一口小小的浅水塘中觅食,嬉戏,他赶紧停车,陪我悄悄的匍匐前进,将它们拍了下来。

蝴蝶、马鬃蛇、小小的蜻蜓、蝉子,这些小小的精灵,我都曾经拍摄成功过多次。唯这野外的鸟类,今天拍摄的百劳鸟,是第二次拍摄成功的。

难道冥冥之中,这人的灵魂,真有所感应吗?难道老何被病魔缠身,痛苦不堪之时,也曾经强忍着疼痛,翘首北望,渴盼见我一面吗?以他们夫妻俩与我四十多年的朋友之谊,完全有这个可能。

四十多年哪,我曾经看过老何开着胶轮拖拉机,为自己,为乡亲,运载甘蔗去糖厂的情景。看过老何在那片坡地上栽种火龙果苗,立石柱让火龙果苗攀缘伸展,施肥填土,采摘火龙果卖的种种辛勤劳动的情景。看过老何夫妇俩开着摩托车,搭载着新收获的劳动果实,诸如西湾特产的红米、花生、潮州芋头,或者蒸得厚厚的年糕,上城探望我们的情景。来来往往几十年的朋友,那一份情谊,是何等的厚重!


想至此,我不禁悲从中来,泪水无声的融入了汗水之中,一并濡湿了我的衬衫。我的一双腿,软了似的,再也迈不进田野。

我愣愣的站了好一会儿,才定下神来,缓缓的挪动脚步,坐在路口的一棵香樟树下,一点点地回想与老何夫妇从认识到交往四十多年的种种往事……

对于我而言,往事岂能随风?往事只能入脑入心,深深地蕴藏在记忆之中,无日不供我体味,让我一点点地化为文字,作为我人生一种真切的体验,融入了我的某些同时代人的精神与灵魂。




岭南佳果荔枝。我还清晰地记得,阿彩娘家那条村,当年有一个荔枝园,满园都是些粗大高壮的荔枝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吴鸿勇/文 长笑出门天地明 我一早起来,突然间想起那次在龙驾村见到的那一口龙泉,想起与老叶他们在井边相...
    雁韧阅读 4,780评论 20 49
  • 笔者曾经多次到西湾村访友,那是湛江籍奥运会跳水冠军何冲的家乡。 西湾村有一棵古老的见血封喉树,即毒箭树,民称甘芦树...
    雁韧阅读 4,690评论 6 33
  • 【2020年5月11日 】今天,一早坐班车去界炮镇西湾村访友。 按照习惯,我每到一条村庄,必定村里村外都跑遍,发现...
    雁韧阅读 4,079评论 8 36
  • 五月一号那天,我们驱车往螺岗岭,途经洋青镇北部路段,我看见雷州青年运河堤坝西侧的水塘,塘水清清,水草碧绿,有许多鸭...
    雁韧阅读 5,051评论 5 23
  • 2018年6月10日上午10点,我从草潭坐班车回到豆坡下车,找到了老潘,即叫他开车同我往火龙果基地。 ...
    雁韧阅读 4,775评论 6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