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粉墨人生

这条小巷,还算熟悉,买过笔墨纸砚,有一些文化气息,旁边坐落着文化厅和京剧院。每次路过,总撇见,厅与院,紧挨在一起,只是不打交道,也从没机会进去。

心血来潮,想给娃儿学些什么,舞蹈画画英语轮滑,丰富多彩,周围的,十之八九都在学,出于逆反心理,这些,都不是理想的选择。

母亲是戏迷,看电视,经常在戏曲频道,伊伊丫丫,咚咚锵锵,我总觉得吵闹头疼,每次都会劝说母亲,换个频道。母亲慷慨陈词,年轻人不懂得国粹,不懂得欣赏艺术,肚子里的墨水念哪儿去了云云,我无可辩驳,只好领受,道理都懂,真正去欣赏,坐立不安。

如今轮到自己为儿做打算,却想让他浸润国粹,熏陶艺术。跟母亲一番商议,又被喷了一脸灰:从来不听戏,我听都不让,还让你儿学?胡折腾。

总之,家里上下,都认为我有病,一来我自己不懂,二来孩子尚小,这是抽了哪根筋。其实,我没抽筋,我是认真考虑过的。在我的磨叨和坚持下,母亲几番托人打听,终于联系到了老师。

然而,孩子呢,说话尚且没有游刃有余,学京剧,我也是颇为担心。不管怎样,就算现在学不成,再大一些,也能学,第一步,总算找到组织。

面试那天,我第一次走进了京剧院。这个隐藏在小巷的地方,安静,老旧。因是周末,楼里,并未见什么人。办公,住宿,排练,通通安排在一起,这倒也方便极了。面前的这位女老师,初见,有着一份陌生和距离感,话语平缓,语调轻柔,与想象中,戏曲人的"喳喳喳"有几分出入。

"来吧,咱们先试一段,老师先唱,你跟着老师唱,好吗?"

儿不语,站也不站,坐也不坐,在沙发上爬来爬去,藏来藏去。老师唱罢一句,他没有反应,老师继续,他依然不开口,他姥姥急了,把他推到老师面前,要求他面对老师站好,依然无效。不管怎么着,老师一段唱词已经结束,他就是不开口。我们心凉了一半,嘴都不张,还谈什么学。老师也说,孩子还小,要不然,长大一些再学也行。我们看这情况,也没办法勉强,准备放弃之时,儿开口了,跟着老师,竟然唱了几句。我们真是欣喜,与老师相约,先上着,如果不行,再说。就这样,两三次下来,儿表现的,比我们的预期,好得多。

在陪学的这些天,亲身感受着老师唱京剧,国粹第一次离我这么近,突然觉得,走近它,是美好的。粉墨人生,是我希望探究的。我好奇,这位老师,是怎样走上戏曲的道路,这一路走来,一定有许多故事。我在外面看,在外面听,艺术里的人,魅力十足,饱满的音韵,炯炯的眼神,潇洒的姿态,一颦一笑,都诠释着艺术的美。我们这些人,到显得粗糙,如草木一般。倘若再来一次人生,经历一场粉墨,该有多美。

"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事业单位转企,待遇很低。"老师下课后,很无奈的聊起来。

的确,看这清净的楼,就知道,辉煌是写在昨天的。做这一行,练了多少功,吃了多少苦,到现在,却是几分悲凉。没有扶持,他们的生存空间又在哪里?老祖宗传下来这么好的宝贝,就这么荒漠化,真是让人心疼。

还好,还有愿意学戏的孩子,我们,只是其中之一,我也见了其他几个孩子,希望,都能坚持下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80多年前,余三胜生于湖北省罗田县九资河镇七娘山村余家湾,幼喜演艺,自学渔鼓,演唱东腔,后入汉口工汉调末角。清道...
    qxlwyh阅读 3,619评论 0 0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 而王公以为称。 故物...
    一曲广陵散阅读 1,534评论 0 0
  • 毕业那年,与寝室的三个兄弟一块儿租房住。那时,就业形势已不乐观。离校时,我们都还没找到工作。 一间房,挤了两张...
    Saythendoit阅读 1,482评论 0 0
  • 距离我们上一次见面已经8个多月,距离我们分开已经4个多月,距离我上一次关注你的动态已经半个多月,距离我想你是...
    温凉如玉阅读 1,631评论 0 1
  • 当我们变成乞丐 梦想的现实的距离被放大了好几倍 我乞讨尊严 我乞讨财富 我乞讨爱情 我乞讨幸福 我乞讨健康 我乞讨...
    夏夜冬日阅读 1,605评论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