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曲阜游,善者因之六年级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我们终于等到这个相聚的日子,六年级的毕业旅行就来到了,这一天是2019年7月11日,请记得这个让我们相聚的日子。

这天早晨六点半,我们相约来到我们热爱的地方,二百多名师生无一迟到,准时出发去高铁站,我们陈琳主任称这是师生之间的默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六年级的一条线,我们带着它行走在路上,二百多人的一条线,总会引起关注,有一个路人这样问孩子们,你们是哪个旅行团,这么有组织,孩子们骄傲的告诉他们我们是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的,我们平时排队走路都是这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了高铁上,我们仿佛有好多话要说,想要告诉彼此最近面试怎么样,最近生活怎么样?一见面没有任何生疏,像老朋友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车上总是不忘读书的校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午12:46到达济南,我们排排队去吃了饭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们就像我们还在学校一样,食不言寝不语,没有声音。一开始,孩子们都洗好了手安静的坐在那里,我问他们怎么不吃饭,孩子们说:长者先,幼者后。老师先用餐!一丝丝感动涌上心头,是多好的学校,多好的老师们,多好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么多知礼懂礼的孩子们。仿佛我们的孩子来到这孔孟圣地,更加知礼懂礼了,其实知、懂、很简单,可我们的孩子却是做到了

下午的我们集结于山东博物馆,我们年级长的带领下我们再喊一声六年级集训口号,那声音震彻云霄!回声旋复回皇。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来到博物馆的孩子感受着齐鲁大地的气息,感受着孔孟儒学经典。我们一起看陶器,一起再次了解青铜器,看甲骨文,猜纹样,览书画赏石像。

走在路上,研学夫子为我们讲解青铜器,他问孩子们,爵上面的两个小蘑菇是干嘛用的,我跟在六一、六二的队伍后面,听见我后面的六五班孩子在和夫子说,夫子,这个我们知道,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和夫子说到,因为古代人喝的是粮食酒,渣子太多,那两个小蘑菇是用来挂过滤网的的,而且这个不是喝酒的,它是用来过滤的。我回过头一看,看到孩子们神情奕奕的给他人讲我教过的东西。心里顿时欣慰极了。一转眼,孩子们看到一个编钟,其他班孩子也不示弱,尤其是听到别人的夸奖,我们的孩子就跟我说,老师那个就是婉琪老师给我们讲的编钟,老师老师,那个碑文刻的句子,我们皇甫老师讲过……原来,我们的孩子是把我们教的东西放在了心上,此次研学途中,偶遇的其他游客都会夸起他们,他们懂得好多,初中的孩子吧?我笑着告诉他们,我们只是小学六年级的孩子,来自河南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博物馆出来,来到了书中老舍笔下的趵突泉,看到名为天下第一泉的它,入了园恍如进了江南园林的感觉,园中绿意盎然与泉水相映成趣,池中的锦鲤悠游自在,古典的亭台楼阁,精致的园林式风格透着古色古香的味道。 楼中有济南民间手艺人的艺术展品,石雕、木雕、微雕等。 在趵突泉的附近散布了三十多名泉,共同构成了趵突泉泉群。向着趵突泉行走的途中,几乎是五步一大泉三步一小泉,各处的泉水都是清又清,哗啦啦的流淌着~ 水质最为清冽、颇有名气的要数杜康泉,游人们自备饮水瓶争相排队来接水饮用~ 望着这一池幽深碧绿,四周雕梁画栋的亭阁倒映在如镜面般的水面上,沉醉在这美好的画面好一会儿 园子里听戏的人也是不少的~ 戏台边的凉棚下坐满了喝茶的人。

孩子们沉醉其中,感悟着大自然的神奇和古人的巧夺天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是毕业旅行,却也是一路的学习,孩子们总会在一天的行程结束后,拿出研学小本本开始记录今天所学的一切。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天,我们“被迫”上了梁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路上,孩子们健步如飞,路人问,你们是武校的孩子吗?一个个身体素质这么好。我们还是那样回答,我们只是六年级的学生,来自河南郑州艾瑞德国际学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了梁山,我们可是要当好汉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看水浒,听水浒,这一次,我们真真正正的见了一次水浒故事的发源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水泊梁山,当我们返程的时候,真的是水泼梁山,顿时一阵瓢泼大雨猛然而下,下的措手不及,我们仅仅只有几把伞,老师把自己的伞给了学生,男生也把手中的伞打开遮住了女生,调皮的说,好不容易下雨了,我去淋雨玩了,伞帮我拿着,六八班的孙一斐就是这样的孩子,我知道,他只是其中的一个,六年级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孙一斐。我知道,你们平时男生女生“死对头”,想要关心女生,爱护女生从来就是用行动来表示,从来不说。


下午我们来到了孟府,石碑上的文字,孩子们喊着,老师你再教教我们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虔诚的膜拜圣人孟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激烈的讨论着这么小的井里面究竟有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路上在快乐中学习,邵子瑜喊我,老师老师看我。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总是不管到哪里,会为了一点不解的问题,深深探究。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的范范同学,陈琳主任笔下的那个成长的少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了孟府,随后来到了孟庙。纷纷虔诚祈祷学业有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来到孟庙学堂,看着桌椅,两位孩子对老师说到:老师虽然我们毕业了,能不能再给我们讲一讲。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句玩笑中带着认真,我看到孩子们眼中闪过泪花,老师你站在前面,仿佛我们又回到了您的课堂。

忙于给孩子们拍照留念的我,看到他们,向我比了个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下面这个熟悉的身影了吗?是一个行走的记录者。

图片发自简书App


7月12日这个晚上,真的是个很神奇的夜晚,因小升初报名的原因,我们有几个孩子未能跟随大部队前来一起研学。但是他们来了在这天晚饭前,看到赶来的他们,孩子们一拥而上像是很多年未见一样去拥抱着彼此。

第二件喜事则是这一天,在研学的途中有四个孩子和一位老师的生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成长是值得庆贺的愿你们一生快乐平安。

7月13日,我们前日拜完孟子,今日访孔子。


静静的等待城门的开启。

图片发自简书App

王乐站在人群中,嘀咕了一声,个子低,拍不到啊。我们的李丽老师就将她托起。孩子我抱起你看到你想要看到的世界。而我们正在做的不就是这些嘛,努力托起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看了开城门仪式,我们进入了孔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太阳太大了,我们需要歇歇,乖乖巧巧的一条线。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后门出来来到了孔庙。

图片发自简书App

知道他们这群人坐的是什么嘛,传说中的“冷板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下午来到孔林,祭拜了孔子,偶遇外国友人,我们的孩子和她们侃侃而谈。

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后乘坐大巴来到了千年以前,兄台,你也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学生着学子衣装,老师身穿夫子衣,来一场拜师礼。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净手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拜孔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生净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生代表拜孔夫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正如我们的鞠躬礼,老师,这次我们正式向你们行礼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同样也会回礼,向往常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拱手,高举齐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拜。这一拜拜我们师生情。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师的训诫,我们依然铭记于心。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天拜师礼完了以后,上了三节艺术课,石碑拓印,篆刻以及国画折扇。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认真聆听,仔细操作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认真捶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捶打到模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快看是真的耶,印出来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心翼翼的篆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仔细的描绘着折扇的画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摇着我们的小扇,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晚上,我们看《孔子》、狂欢、唱歌等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一天,我们来到了孔子研究院,孔子博物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万册藏书。

一路认真,一路探秘,一路虔诚,一路嬉笑。

认真的是学习,探秘的是古学,虔诚的是膜拜圣人,嬉笑的则是这相聚的欢喜。

我们下午六点回到学校,孩子们说,老师我们回到家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稀稀拉拉的小雨诉说着又一次离别,看着一个一个离开的背影,给我留下便只是我们之前的故事和回忆。

一路上,我们的男生帮女生拿行李,我们的女生会为他人盛饭,我们站队男生会把女生团团围在中间,男孩绅士,女孩温柔。我们的老师爱孩子,孩子敬老师。一路上和谐有爱,一路上被人称赞,一路上,我们知行合一,我们善者因之,我们自然生长出的少年竟是如此优秀。

孩子们,请带着我们的故事,带着你们的梦想,远走高飞,今日的少年,他日的栋梁。

你们的路还很长,至此之后你们,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我们就此送到这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们前方的路上,会有更多的人陪你走过人生的漫漫长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