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互惠原则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在中国文化中,人情往来是一种重要的社交习惯。当我们参加朋友的婚礼、生日派对或其他重要场合时,我们都会送上一份礼物或红包以示祝福,这也是相互往来的基本体现。

前几天我晚上加完班,没开车准备打车回家,新来的同事正好和我一起加班,就说捎着我一起行了。

隔了一天我又没开车,提前和同事打招呼捎我一程,没想到又要加班,我寻思很快就加完了,同事说没事等等我,结果让人家等了一个小时,我真是过意不去。

想请他吃个饭,又赶上五一假期,今天刚上班,还没来得及请他,看看明天他想吃啥。要不然我这心里,总觉得欠了人家一个人情,怪难受的。

最近读了《影响力》中的互惠原则,我明白了最近这种感觉就是受互惠原则的影响。但从小形成的观念人际关系的维系就是需要礼尚往来的。

生活或工作中对于送礼物我感到是最头疼的一件事了,还不如直接给红包。光是筛选就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还得考虑是否符合人家需求。

我一直觉得在这方面有些笨拙,人情世故方面的事情有些后知后觉,感觉处理关系好费脑,所以我有时候就滞后了,这也是处理人际关系中的一大难关啊!

很多时候我也想回报他人,只是想的太多,容易纠结,最后就只能放在心里了。好朋友之间其实并不计较,但往往自己内心过不去。

就像每次回老家,朋友同学发小都争相请我吃饭,出去玩,而我只能站在哪儿有些木讷的被动接受,虽然都记心里了,但什么时候还呀?

可能随着年龄的增加和阅历的增长,最近几年也开始慢慢有意识地学着维护身边的关系。或许也是运用了互惠原则的原理吧。

同样地,当你需要帮助时,这些朋友也会愿意伸出援手,这也很好地体现了互惠原则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

互惠原则让我认识到在人际交往中,给予和接受是相辅相成的。我们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应该学会关注他人的需求,并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帮助。

这种给予并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能够激发他人对我们的善意和回报,从而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的人际关系。

同时,互惠原则也让我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团队工作中,每个人的能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但当我们能够相互协作、共享资源时,就能够实现更大的目标。

记得在之前的单位工作时,我会有种不适感,在我认知中,一个团队是个小集体,有事的时候,大家一起努力完成任务,而不是分割成个体,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我现在所在的单位部门,感觉就好多了,有需要集体完成的任务,大家都会一起出力完成,不会非得等着领导安排。

我们市场部有很多宣传类工作,涉及一些物料搬运工作,大家一起干,其实很快就干完了。当你心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时,我觉得这个团队肯定是有一些问题存在的,尤其在管理方面需要深思。

互惠原则促使我们放下个人利益的执念,转而追求团队或组织的整体利益,这种转变不仅有利于个人成长,也有利于组织的发展。

此外,互惠原则还教会我感恩和珍惜。当我们从他人那里得到帮助时,我们应该心怀感激之情,并在适当的时候回报对方。

这种感恩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他人之间的友谊和关系,也能够让我们更加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最后,互惠原则让我认识到诚信和公正的重要性。在互惠互利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诚信和公正的态度,不欺骗、不占便宜、不损害他人的利益。

这种诚信和公正的态度能够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也能够让我们在人际关系中更加稳健和可靠。

互惠原则,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让我们在相互给予和接受中共同成长。当然它也有利用人性的时候,这时候学会辨别和防范是明智的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