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读红楼 | 关于缘起 | 序&目录

大约是初中时,父亲对我说:初中的时候,四大名著中可以看西游、看水浒,高中的时候再看三国和红楼。彼时以为父亲这么说只是因我不定能看懂,心中大不以为然。因为在那之前,已经偷偷的看过的整部的聊斋。

聊斋是那时候的最爱,里面的故事总能吸引我,鬼怪神仙、人精狐妖,逐个登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幅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

看过《聊斋》的文言,再拿起《红楼》,总觉得这样的书“容易”看。少不更事的我心中不免有些得意地想,文言都能津津有味的啃了,何况不是很“文”的《红楼》?

但终于没能看下去。因为觉得无趣,一些家常的琐事,细碎的描述,并不能吸引那是佻脱的我。

那时节,正为着朋友家有线装影印版的《聊斋》而兴起偷书的念头(居然是真事,汗)。对于父辈推崇的《红楼》却有不值一哂的不屑,不喜欢里面的脂粉气。

第一次看《红楼》该是刚刚进入高中不久?只记得当时只看到前十回不到,留意的却是第五回和第六回。

被宝玉称为“神仙姐姐”的警幻仙子没我的没有警,只有幻。

现在还记得看那些文字的情动。那些现在看来分明不色不淫的文字,对当年的我却有莫大的冲击。

看到“袭人伸手与他系裤带时,不觉伸手至大腿处,只觉冰凉一片沾湿”一句,几欲如初升的太阳,穿云破雾,喷薄而出。

看到“宝玉亦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一句,当时就把玩不已,反复读了几遍,凭空想象出一番云雨。

后来看诗人写黄山的诗句,“日破云涛万里红”,忽然醒悟,原来我真有“意淫”的天赋呢。

然再往后看,却看不进去了。还是觉得太琐碎,不如《聊斋》的短小故事来得直快爽利。

《聊斋》中的《五通》等文字一样能激起我的想象,平白把文字中没有描述的情节想象得如在眼前一般生动。而里面诸如“私处坟起”的字样,更让少年的我激动。

后来再看《红楼》,也就觉得不错而已,浑没感受到巨著的魅力。直到近来无事,重看《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才体会到“作者痴”。哎,一部书,隔了二十多年才体会到精髓,我真是慢热啊~

再次看,和着诸多人生体味,自是不一样的感受。看了就忍不住想要写点东西。只是关于《红楼》,“前人之述备矣”,想要落笔却羞涩,怕人笑话呢。

猛想起“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红楼”的老话,对啊,我读红楼虽浅,但我有我的解读,不见得就该和大家们一样呢。于是鼓起勇气,写我所想。

红楼和金瓶梅,每每被一并提起,在我眼中,「红」写人情,「金」写世情,都是写透人世与人性的鸿篇巨制,值得我细细品读。

取题目叫“句读”,并非取“句读”本意,不过是摘句作个人的情感解读而已。

作为开头,我想写的是“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这是第五回的最后一句。

目录

1. 关于情痴 |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2. 关于荣华 | 瞬息的繁华 一时的欢乐

3. 关于缘分 | 一时展眼无踪

4. 关于宿命 | 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