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模板
复习知识点:
日期:
分享者:
对知识点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表达):
知识点的适用(使用)场景:
可以链接哪些知识点:
其他拓展(补充)
复习知识点:《独立思考》1.1 四个思维误区
对知识点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表达):
1.四个思维误区:
①自我为中心:由于个人成长经历、社会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我们会选择性关注我们想关注的信息,自动忽略其他相反的信息
②盲从信息:缺甄别信息能力,别人给什么信什么,一味地接收
③眼见为实:你以为你看到的信息就是全部,忽视了隐藏的信息(话中话)
④简单归因:通过个例简单归因推出结论
2.破除四种思维误区,做到独立思考
①找出讨论对象:论证三要素,能破除自我为中心
②检查证据效力,破除盲从信息
③挖掘隐藏假设,在什么语境下说的?同意了这个观点,谁得益?谁又受到伤害呢?这破除眼见为实
④提防逻辑谬误,找到理由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多认识逻辑谬误,破除简单归因
知识点的适用(使用)场景:
①领导交代任务时,我自己主动滤清领导交代的是什么事儿,清楚没说出来的隐藏假设,能有方向得澄清问题,完成任务
②节假日采购物品时,不被商家“买一送一”,不全面的信息误导,能追问送一是什么?同时,理性消费
③给孩子日常对话中,刻意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让她能在人生路上避开信息陷阱
可以链接哪些知识点:
黄金圈思维、结构化思维、得到《批判性思维》课程、
其他拓展(补充)
逻辑学,不同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它们是知识,逻辑学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你发现没有,智商测试,不会考你的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而是逻辑思维能力。
而批判性思维属于逻辑思维中一者,是很重要的一项
复习知识点:2.1 讨论对象三要素
日期:06.09
对知识点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表达):
1.论证三要素:论题、结论、理由
①论题是我们讨论的是什么?是后续讨论的动力
论题分为描述性论题和规定性论题,描述性论题是事物客观状态或属性提出的问题,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不会因为你的喜欢发生改变,比如,一座山的海拔,国家人口数量
规定性论题是跟个人的主观看法有关,,没有固定答案。往往是道德、伦理、社会等等领域的问题
查找方式:①文章开头,②从结论反推论题
②结论是对论题的回应,也就是对方想让我们相信什么
针对描述性论题的结论,是正确的,称之为事实;
针对规定性论题的结论是观点,不存在对错,不同人不同观点~
查找方式:①位置:一般中国文章,结论是在开头或结尾。②关键词:因此、所以、这表明。③排除那些一定不是结论的内容
③理由,怎么证明ta是对的
理由,是支撑结论的证据、数据、观点
查找方式:关键词,由于、鉴于,研究表明
知识点的适用(使用)场景:
①重要的会议,在讲什么,观点,理由
②工作中,上级交代任务,是什么事儿,截止日期,最终事件的结果是怎样的?给谁呈现?
③教授给他人,教孩子分清事实和观点,不做键盘侠,不被人忽悠(这需要父母多提示,父母先修炼成)
可以链接哪些知识点:
费曼技巧、学习金字塔、批判性思维
其他拓展(补充):
场景适合,一般工作、生活中自己怎么做,要不怎么教给别人,还有第三个吗?
复习知识点:《独立思考》2.2 证据效力
日期:06.11
对知识点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表达):
1.对于理由本身的批判性思考,需要看理由的证据效力如何,这个过程,往往针对哪些“事实型”的理由,要有证物和证人。而观点的理由,追溯理由来源~
2.证据类型:个人经历、权威专家、数据或研究报告
①个人经历,包括自身经历和他人经历
自身经历是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事物,会受限于自己的选择性关注信息,有一定的局限性
他人经历,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于人人口口相传的故事,很难还原真相,只能当段子听
个人经历的证据效力有局限性,一般用于“”绝对化”的事儿,比如,我知道金毛都是黄色的,其实你可以说,我邻居家的金毛就是黑色的
②权威或专家意见,是否证据效力可靠,要考虑三个因素
来源性,是否真是权威或专家的意见?话题权威性,是该领域内有足够的权威?是否存在个人利益,
③数据或研究报告
查明是专业人士收集并分析得出的结果~时效性,这份报告是存在多久了?完整性,数据是否完整?
3.类比,是完全不可信的证据
类比,是帮助人们理解,是两个事物的相似性,存在猜测,不可作为证据
可以链接哪些知识点:独立思考、费曼技巧、批判性思维、侦探剧
知识点的适用(使用)场景:
①奇葩说上,辩论观点证据效力如何,可信度高不高
②教孩子批判性思维时,再论证三要素后,开始教理由的证据效力检验
可以链接哪些知识点:
每一种证据都有一定参考性和局限性,虽然没有100%可信的证据,但通常来说,证据越多,论证的力度越强
其他拓展(补充)
听众的角度去想,大多数人是线性思维,因果关系论~来源于刘润《5分钟商学院》
复习知识点:《独立思考》2.3 两类假设
日期:06.13
对知识点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表达):
一、隐藏假设和理由共同推出结论~有时候理由无懈可击,但假设不对,我们还是容易掉入陷阱
二、两类假设-价值观假设,描述性假设
1.价值观假设
价值观假设,是一种价值观比另一种价值观更重要。无形之中俘获同一立场的所有者,容易掉入非黑即白的二分之一中,结论争执之大,容易受到质疑
怎么找价值观假设:①了解作者的背景信息,确定他的立场(看重什么,偏爱什么?)
②反向思考,采取相反观点,突出哪些价值观
2.描述性假设,它是关于对过去、现在、未来是怎样的假设,是一些客观描述的假设
怎么找描述性假设:找出理由和结论的逻辑是怎么连接上的?
知识点的适用(使用)场景:
①在与客户谈判时,客户说“XX价格比你们更低”,客户说这话的隐藏假设是“我更看重你们店,更偏向你们店,你们得好好让利或服务我”
②培训或分享或教授他人
可以链接哪些知识点:
系统思维、刘润《商业分析30讲》增强回路、逆向思维、费曼技巧、黄金圈思维
其他拓展(补充)
问题:前提假设、隐藏假设和潜台词,是一个意思吗?
复习知识点:《独立思考》三种逻辑谬误
日期:06.16
对知识点的理解(用你自己的话表达):
1.Why
掌握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能够让我们辨别理由是否能够充分推导出结论,更有利于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
2.what
①因果谬误:把相关当因果,因果相互颠倒
②诉诸公众谬误:认为大部分是对的,制造为伪公众
③虚假两难谬误:把问题解决办法限制在“非此即彼”,只有两种选择
句式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你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因为不能……,你只有一个办法……”
知识点的适用(使用)场景:
①日常训练批判性思维,刻意练习
②教授他人,或培训,或分享
可以链接哪些知识点:批判性思维、系统思维、黄金圈、
其他拓展(补充)
①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应该把独立思考和综合判断的能力放在首位,而非获得特定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