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传世金言

《墨子》10句传世金言,深刻有道理,静下心来读一读。

一、万事有法。

赏析:这句话出自战国·墨翟《墨子·法仪》。万事万物都有规范和限制。正如时下有句话叫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二、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赏析:这句话出自《墨子·亲土》。为国君献上珍宝,不如为国君举荐贤德的人才。

三、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赏析:这句话出自《兼爱下》一篇,意在告诫上位者应当保留那些对国家发展有利的政策,并及时地革除那些于国不利的弊政。保留那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极力革除那些有害于国家发展的弊政。对于上位者而言,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我们的国家快速的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

四、助己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

赏析:这句话出自《墨子·尚同中》。帮助自己视听的人多,那么自己的见闻就深远了。

五、人是其义,以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战国·墨翟《墨子·尚同上》。人都把自己行的仁义看成是正确的,并以自己的主张否定别人的主张,因此就形成相互否定的局面。

六、民有三息: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赏析:这句话出自《墨子·非乐上》。这几句表现了墨子的济民思想。吃、穿、休息这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三个基本条件,如果连这些也不能得到保障,人们将没有办法生存。此句多用来表述人民生活的疾苦。

七、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

赏析:这句话出自《墨子·尚同下》。身处上位的人施政,会根据百姓的生活实情,便会得到治理,不能够得根据百姓生活实情的,就会混乱。

八、知者之事,必计国家百姓所以治者而为之,必计国家百姓之所以乱者而辟之。

赏析:这句话出自《墨子·尚同下》。辟:同“避”,回避。有智慧的人做事情,一定会考虑到国家百姓能够得到治理的原因,而后行事,也一定会考虑到国家百姓混乱的原因,而后规避。

九、一目之视也,不若二目之视也;一耳之听也,不若二耳之听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墨子·尚同下》。一个眼睛观察,不如两个眼睛看的仔细。一个耳朵听,不如两个耳朵听得清楚。

十、当皆法其学奚若?天下之为学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学,此法不仁也。

赏析:这句话出自《墨子·法仪第四》。如果效法自己的师长怎样?天下的师长很多,可是仁德的很少,倘若人人都效法自己的师长,这效法的就不是仁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