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闹元宵(3)

【龙行龘龘之泉州第三篇】

泉州第三天,睡到自然醒梳洗完毕便开始规划当日的游程。大致这样,先去少林寺再上清源山,下来之后看看展览馆,晚上去看木偶戏。于是匆匆忙忙预订了木偶戏,后来发现当日的已经售完,预订的居然是27号,只能遗憾退票,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出门坐上小白车准备前往少林寺,开车小哥告诉我们,少林寺已经超范围了,他只能带我们到最近的公交车站让我们坐车过去,有商有量嘛,一切都好说。师傅非常热情,一路上给我介绍沿街的建筑。

下车一看,公交车站的旁边就是一家扁食店,早餐问题可以解决了。话说扁食一词,就是来源于中原地区,而且保留至今。在我的家乡会宁,也管这种食物叫扁食。

用过早饭后打车前往泉州少林寺景区,泉州少林寺规模不是很大。相传是中国南方武术之发源地。说起南少林,泉州和莆田都在争这个名号,目前尚未定论。

一入山门,乃是佛门静地。先看看各殿的布局,然后确定游览线路。旁边有导游设摊招揽生意,一听这口齿不清的样子还是放弃了。在后面的游览中也碰到他在讲解,的确和在短视频刷到的各路实力派的讲解相去甚远。

现代人赋予洗手池各种美好的寓意,很多游客在也都来洗洗。

清早参观的游客不多,和其他寺庙不同,这里不能入内参观,只能敬香后隔着护栏看一看。

观音殿前的台阶很长也很陡峭,是在考验是否虔诚的吗?



据说大殿两侧的榕树有阴阳之分,不过祈福的人都将彩条挂在了同一棵树上。

寺庙不大,走走就到山顶了,想着要去看看武术表演,然后原路返回。两侧的廊桥是原木建筑,缺少了彩绘反倒是增添了几分古朴浑厚的感觉。

这副对联对仗工整不说,而且非常有意境,很有画面感。

大米做的龙,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吗?不过细看居然是教授问稻,院士问稻,不知道是啥路数。


自下而上祈福少林寺后,看到定点演出,参观完毕后也跟风前去演武厅,好不容易找到地点才发现要收费观礼,为啥之前都没有标明呢?心中有一丝不快,于是转道清源山。看地图少林寺就在清源山脚下,谁知问了一位当地的老乡,告诉我走过去有点儿远,最好打个车去。


清源山风景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老君岩雕像久负盛名,不可错过。

先到游客中心旁边的展厅了解一下。


本来400多米的小山真是不足一提啊,结果还是打脸啊。一路上山还算是顺顺当当,行止弥陀岩,山路有些陡峭,有点恐高啊,我们就放弃了剩余的200米下山了,也算成功打卡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好几个景点。


这次爬山一路风景不提,有一馆一猫和一队让人唏嘘。一馆是山下的展览馆,一笔一划的书写体验不错。一猫是半山腰偶遇的一只小狸花猫,如此瘦小惹人生怜,如此灵通让人不忍分离。一队是偶遇的驮砖马队,山路崎岖,哒哒的马蹄声引入注目,让人肃然起敬。

瘦小的猫咪跟了我们好长一段路程,除了水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


山上的石头都是用这种原始的方式搬运的。


泉州的私塾曾经迅速发展,得益于首开闽南科举气运的欧阳詹。隋开科举先河,然两百年来无一人登科,直到唐贞元八年 晋江才俊以榜眼登上龙虎榜,力压探花韩愈。


结庐读书,有此为证
俯瞰泉州


结束没有实现登顶的清源山之行,我们打卡泉州博物馆和西湖公园。话说泉州各类博物馆都气势磅礴,就在我们后悔放弃中国闽台缘博物馆的沮丧中,我们目睹了同样气势恢宏的泉州博物馆,扶梯而上,我们依次参观了五个馆区,感叹历史的变迁。

泉州不愧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参观下来还是蛮震撼的,可惜没拍照。

从博物馆出来,马路对面就是泉州西湖,好像还有东湖,逛公园原本不在计划中,但是这个西湖和杭州的西湖有啥区别,好奇心作怪去探访一二。

眼前就是整个泉州地图,寻寻觅觅,才找到前日去过的崇武古城。

据说泉州将龙生九子的故事做了很好的衍生,在各大景区展开了寻龙记打卡活动,估计此处也是一个吧。


公园面积蛮大,水域也很宽阔,围着西湖跑步的男女老少都有,不过今天天气有点冷,游客寥寥,如果天气清朗,来这里泛舟也是一种很好的休闲吧。天色不早,再加上也快走不动了,只能远远望望湖心亭。

第三日的活动,大致如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