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三本书,降低了我对码字的排斥感!

我:“培训班结束了,你总结写的咋样了,月底前要发到总公司啦”

同事:“憋字中”“你下周开班典礼上用的讲稿,是老一套呢?还是老一套呢”

我:“酝酿中,整点新鲜词”

同事:“别忘了写总结哦”

……

从事培训工作后,带完一个班或参加一场培训,少不了写总结、动态、感悟、报告之类文字,为避免每篇文章的雷同,常常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此外,若需写软文或希望工作之余把读到、听到的历史故事、事件码篇文字时,也不知该何处落笔。

为拓宽自己码字的着手点,翻阅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书籍,尤其是像《让创意更有黏性》、《超文案》以及《文案训练手册》三本书,认识到原来人人皆可码字并非一定要有什么天赋,另外,借助思维导图对书中内容再次梳理时,逐渐降低了我对码字的排斥感!


《让创意更有黏性》内容梳理

《让创意更有黏性》

此书作者为美国心理学家奇普·希思和丹·希思兄弟。书中指出:“若让你的观点、想法让他人记住甚至产生影响,就必须有黏性创意”

创意是要有创新意识,给人眼前一亮之感,对黏性,我的理解是读者看了你的观点、想法对他有触动,易牢牢记住并产生行动,如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脑白金”“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再如我们的微信,几乎每天都用或者早上一睁眼,先刷朋友圈,看有什么新鲜事。

书中也给出了黏性创意应遵循的六个原则:简单、意外、具体、可信、情感、故事。

对其所提“简单”原则,我理解为找最重要、最本质的核心点,整篇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核心点在哪,清晰明确出来。书中举了新闻稿写导语的例子—报道开头就说明内文重点。若一篇文案从头到尾没有实质性内容,我想长此以往会鲜有人看。

关于“意外”,我认为快节奏的生活大家的时间被撕成碎片化,没有能引起对方注意或者没有什么亮点,估计大家读完前几段后,就没兴趣看下去了。

其他原则上,如“具体”为我们表达的观点的方式易于理解记忆,这让我想起有位诗人每次写诗都会给阿婆读,读完了问:您知道这写的是啥意思不,对方若不知,他就继续改,一直改到阿婆可以感知到的意思,他认为若不识字的阿婆都能听懂,这诗作很容易传唱。


《超文案》微创意时代的文案写作指南

《超文案》

一本微创意时代的文案写作指南,作者朱冰。

书中展现了大量的影视、汽车业、报刊、广告多个方面文案,让人认识到:文案,没有国界、没有领域,只要敢于想象可以穿越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书本还回答了三个问题:谁在写文案?所有人;谁需要写文案?所有人;谁在看文案?答案也是所有人。它不是说一定是那些有天赋的人才可以写的。人人皆可为之!关键是如何勾起人们的探索欲望和共鸣。

清楚了的写作目标、知道写给谁看的,就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给自己码的文字打分(你是读者,是否想看自己写的文字,还是仅仅在自嗨)

另外,该书给我的另一个启发为:不论学了多少写作技巧、方法,还是跟着大师学了几成功力,不写,该还的还是还回去。写好初稿,在此基础上一遍遍修改、琢磨,才会慢慢找到码字的感觉。

这是一本《超文案》,也是我眼中的的故事书。与其说是讲文案写作,不若说是怎样讲故事!

此为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好的文案,就是讲一个有趣味的故事!

《让创意更有黏性》和下面写到的《文案训练手册》都有提到——故事的魅力。


《文案训练手册》我理解的要点

《文案训练手册》

《文案训练手册》作者是约瑟夫·休格曼,他被认为是文案界的传奇人物,书中所写的案例很多来自于他本人教授文案写作的经历。手册记录内容详细,细到标题、副标题如何取、图片怎么用、段落如何分等,书本最后有“公理”内容,对书中重点再次提炼。

此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提出:打破思维定式,种下好奇的种子。如同事说:“你下周开班典礼上用的讲稿,是老一套呢?还是老一套呢”我码字时,就掉进常规思路的陷阱:以前的都是这样写的,还能有什么新鲜的。看完此书后,逐渐认识到,带班时多留意班级学员动态,将其编故事放在下一个班用,不失为避免老生常谈的方法。

另外,手册在“理解过程”这部分阐述,若要有源源不断的文字输出、有闪光点,需具备更多的“枪支弹药”,有输入才有输出,需要一般性的知识,也要有针对性特殊知识。

其实梳理完这三本书后,不难发现其在对码字的共同点:讲故事、实践操作(写—改—写)、阅读量(输入—内化—输出)

诚然,三本书不能立刻马上提升我在码字方面的质量,但至少降低了我对码字的排斥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270评论 25 709
  • 先听我说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对马云说过的类似这样的话很深刻:十年前,你上互联网是为了找到正确的知识;今天,你在互联...
    iamlm阅读 22,778评论 1 27
  • 本文参与#漫步青春#征文活动,作者:方泽坤,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 湖畔驻足 湖边,日暮中...
    方泽坤阅读 1,911评论 0 0
  • 我不得不承认,我之所以一天天的不回宿舍,在外边转悠,是报着与王静语遇见的期待的。也确实见到过几次,两个人相对笑笑,...
    少目的故事阅读 2,578评论 0 0
  • 可能我的老爸跟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家庭一样,威严,不爱说话,不苟言笑,发起火一个眼神瞪过来,浑身都要颤三颤。 ...
    Gantz1阅读 1,2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