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拾贝.第83天

          ――不急!成长有快有慢

      每天若没有从书中汲取营养,我便没有新的感悟和触动。是我的内观不够?还是心与外界的联结不能贯通?抑或还是迟钝的感受性没有被唤醒?因此,每天的“焦点”分享成了一种苦恼和负担,不像我偶发兴致简书生命故事一样,兴之所致,洋洋洒洒一两千字,直写得酣畅淋漓。看来,我还是停留在冰山的表层。内在觉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我还是通过叙事慢慢唤醒感受,再谈觉察灵性。

    事件本身是客观的,它并不会引发不同感受和情绪。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每个人建构事件的方式方法不同,有了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所以有了不同的情绪反应。

      回顾今一天的经历,无喜无忧,也不似想象中的兴奋和激动。上午,姜领导关于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时代的紧迫性,几番轰炸,有些眼晕头蒙。意识中有了无知的急迫和恐惧,忽然忆起,他以前在讲网络信息时,画面声音强烈冲击带来的不适,当时弄不清原因,现在明白那是因无知恐惧带来的焦虑和担忧。

    今天有了新的改变和认识:一、接纳无知,接受新知,允许自己当下的位置和状态,明白我在哪儿?我往哪儿去?允许以自己的节奏前行。

二、定位自己的工作性质,容许自己吃饭、休息时间被打断,因为没法改变就愉快接受,所以,中午被通知工作,一点儿没影响心情。

三、好心情可以创造。积极建构事件,便可创造积极情绪。10:30开完会,同事接着纷至沓来的领书,没有原来一趟接一趟跑引发的烦乱情绪。甚至忙碌间隙,有了决心收拾工作环境给自己每天创造一个好心情的冲动与行动。结果积极投入行动竟至于错过了午饭,看着办公室环境一下子改观许多,心里踏实、高兴。现实永远不会给你最满意的,可挡不住你利用现有条件,创造好心情。忽然意识到,难怪下午坐那儿,困倦难当,原来今天不觉间干了那么多活儿。

      晚上又到了完成一天学习任务时间,有些焦虑和手忙脚乱,而学习或分享要的就是心情沉潜。今天马不停蹄,干了很多活儿,沒有多想,只想冲着一个目标:让自己即将开始的忙碌工作环境舒心些。事情再繁再乱,一件一件办,现在终于理顺弄完。

      忽然记起吴熙涓的睡饱觉、吃好饭、会玩乐、爱自己的警言。

    ――告诉自己:愉快睡觉,未完事儿明天再干!

                  2017.8.19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