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智、以体育心,激发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 ——读《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有感

开班至今,在项目办的精心安排下,阅读了九本中外教育名著,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让我从中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很多。美国阿伦·古特曼的《从仪式到记录:现代体育的本质》是我迄今为止阅读的第一部关于体育方面的专业书籍。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2020年10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正式实施。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以体育智、以体育心,激发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涵养校园体育文化,发挥体育的育人价值

体育运动能塑造人格、培养品质,能够锻炼意志力和毅力,促进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激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在学校工作中,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任务,我们克服困难,在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整合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涵养积极向上、增智健体的校园体育文化,在校园操场周围显著位置,制作展示为国争光的体育运动员事迹、体育运动项目介绍,我国体育发展历史等版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热爱祖国、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等良好品质的熏陶。因地制宜,在开设足球、篮球、乒乓球、跳绳、武术、田径、体操等学生社团的基础上,每天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不低于一小时的阳光大课间活动,每学期分学段以年级部为单位利用延时服务时段组织“校长杯”足球联赛,每学年组织为期不低于一周的校园体育艺术文化科技节。在体育节中,组织师生积极参与,除了进行学生体育特长的展示外,还组织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一大批有特长、有能力的学生脱颖而出,我们在县、市等各级各项赛事中,也收获了诸多的荣誉。

二、加强校本研修,激发教师活力

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是我们体育教育教学的目标。我们充分发挥体育组学习共同体的效能,利用每天日常教研、每周集体备课、每月学科主题教研等校本研修活动,通过“课标学习”“课例研讨”“教学沙龙”“专业提升”等项目,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帮助新教师快速适应角色,保证每节体育课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完成国家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发挥个人特长,校本研修活动开辟专门时间组织学习传统体育项目,以丰富课程内容,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鼓励体育教师在积极参与“国培”及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学习提升,创造外出培训机会,拓宽培训渠道,要求外出学习教师把个人学习成果以“微讲座”的形式进行交流,以达到以点带面、辐射引领的作用。通过这样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教师团队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得以提升,精神饱满,充满热情,呈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三、完善相关制度和评价机制,保障育人效果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组织完善学校相关制度,努力构建多元化的体育评价体系,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综合考量学生的体育技能、参与度、体育精神等方面,加大对体育老师、表现突出学生的表彰力度,在师生中树立榜样,激发师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活动,从中感受体育对孩子成长的积极影响,支持孩子参与体育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求后勤部门定期对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进行维护,确保良好的运动环境。

反思学校体育工作,我们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课程的设置和考核更多侧重于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达标情况,竞赛方面更多关注比赛的名次和荣誉。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常态化,学生的参与面比较狭窄,忽视了体育对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价值。还有学生人数较多,体育活动不能很好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缺乏专业化师资,评价制度还不够完善等,需要我们去改进和完善。

学校体育对塑造学生品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把体育放在第一位,是办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学校的重要环节,以体育智、以体育心,激发学校体育的育人价值,我们永远在路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