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风数落瓣,
碎影叠空阶。
有人立尽花潮,
青丝渐染雪。
是春醉倒,
泼翻了胭脂海?
还是时光,
遗落了薄绸伞?
当香雾爬上衣褶,
当足尖生出根须,
当海棠倾泻,
我等的那个人,
也该来了……
海棠。
不知道你会不会和我一样,光是念出这两个字,心头就会泛起温柔的涟漪。
说不清缘由,道不明所以,只是没来由地相信,很快会有什么动人的事情将要发生。
海棠与桃花、梨花、樱花,都不同。它总是一簇簇地,花叶同放,初绽时是娇艳的粉红,完全绽放后又羞怯地褪成粉白,掩映在翠叶间。远远望去,整棵树都浸在缤纷里,仿佛把整个春天都拥在了怀中,热闹得连枝干都看不见了。
人心啊,就这样被它点亮,像是重逢了思念已久的故人。又或许,正是因为思念着某个人,海棠才这般烂漫地绽放。
于是等待不再寂寞,反而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
想起张爱玲写平生三恨,“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
海棠无香,不是遗憾,而是一种成全。三恨太过锋利,将缺憾磨成了尖刺。我更爱黛玉的白海棠:“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何曾因无香而减损半分风骨?
我们爱花,原不是爱它的香气,而是爱它绽放时那不管不顾的勇气。就像那些无疾而终的思念,没有结果反而成了最恒久的印记。年复一年,我们依旧站在海棠树下,等一场粉白的雪落满衣襟。
最动人的等待,从来不需要香气佐证,只要那份初心,依然如海棠般明净。
二十啷当的年纪哪里读得懂《红楼梦》。那株怡红院的海棠,年少读时,只当是寻常景致。后来再读,才惊觉这"女儿棠"原是命运的手笔——春深时无故枯了半边,晴雯便被王夫人逐出大观园;冬月里反常绽放,通灵玉便失了踪影。
它绿垂碧缕时是少年不识愁滋味,葩吐丹砂处已成血泪斑驳。这世间最残酷的启示,往往藏得最温柔:当我们在晴光里赏玩花事时,命运早已将结局写在每一片颤动的花瓣上。海棠年年依旧,只是看花人的心境,再不复当初了。
繁花易老,
海棠依旧。
岁岁年年,她依旧在春风中静候,不为争艳,只为等待一个读懂她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