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感悟:别人眼中的自己其实也说明了什么

是不是人都挺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呢,想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好,哪里不好。


以前也问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不过感觉没什么太大收获,可能是不太和别人多说,其实别人并不太了解自己,又可能是出于别的考虑,说的也都是些好话。


不过,还是在别人的评价里发现了一些共同的东西,也慢慢找到什么事情让自己开心了,只是当时不懂,现在细细回想,倒发现其实很多想通点。


写东西是我情绪的出口,每次写完都觉得整个人神清气爽,以前初中和高中作文,也总是能被老师拿去当范文,算是学生时代唯一觉得骄傲的事情了。到了大学,兴致勃勃的参加了报社,结果好几次的稿子都没通过,自己也被别的事情吸引,就此便作罢了,整个大学也没写些什么东西。


没想到今年通过小灶写晨读,又重新开始了写文字,虽然写了很久,也没拿过最佳,也只是上过两三次首页,但坚持下来了,并没像以前一样放弃。自己也在这段时间写作里,慢慢找到了一些感觉,每一个人点赞评论的人,我都相信是真心,不求很大的关注和认可,只这样便好,慢慢吸引同频的人,一起在文字里达到某种共鸣。


写作是听别人夸奖过,别的还没发现,感觉应该找时间和朋友们深入聊聊,更加深刻的认识自己,也能增进彼此感情。都说旁观者清,其实,别人的意见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之前有个很火的视频,是画家按照自己对自己的描述来画肖像,再根据朋友对自己的描述去画,最后两幅对比,一般都是朋友嘴里的自己比自己所认为的棒很多。我觉得,自我评价,总是不客观,要么夸大缺点,要么夸大优点,只有别人看得出问题我们应该多听别人眼中的自己,能听到批评更应该觉得是幸事。


开始慢慢把采访朋友纳入日程,更好认识自己,很期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