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二)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二)

——第二章:教育是社会的职能

2017/8/2

一、环境的性质和意义

“环境”“生活条件”这些词,不仅表示围绕个体的周围事物,还表示周围事物和个体自己的主动趋势的特殊的连续性。……另一方面,有些东西在空间和时间上和一种生物,特别是人类,相隔遥远,甚至可以比有些和他接近的东西更加真实地形成他的环境。一个人的活动跟着事物而变异,这些东西便是他的真环境。【批注:两种环境:一种是周围的事物,一种是遥远的,因而可以说是虚拟的,然而虚拟的并不是虚假的。比如互联网时代网上学习共同体,那些大家们师长们,只要我们受到他们的影响,他们就是我们的环境。学生也是如此,不要忽视了网络环境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教师也是他们的环境,你如何发挥自己这个环境的作用?】

总之,环境包括促成或阻碍、刺激或抑制生物的特有的活动的各种条件。

二、社会环境

一个人的活动和别人的活动联系起来,他就有了一个社会环境。他所做的和所能做的事情,有赖于别人的期望、要求、赞许和谴责。一个和别人有联系的人,如果不考虑别人的活动,就不能完成他自己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是实现他的各种趋势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批注:我们的活动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喜怒哀乐,都是在社会环境的互动下进行的。】

……训练。我们所考虑的是外部行动的变化,而不是行为的心理和情感倾向的变化。【批注:所以训练不同于教育。动物一样受训练,而不像一个人那样受教育。】

语言对获取知识的重要性,无疑是通常认为知识可以直接从一人传给另一个人的见解的主要原因。……帽子……仅仅这一事实本身足以表明语言的意义依靠和共同经验的联系。……使用语言和获得观念,是事物通过在共同经验和联合的行动中使用而获得意义的原则的扩大和提纯;它决不违犯那个原则。当词语并不明年地或想象地成为一个共同的情境的因素时,它们像纯物理刺激一样生效,不具有意义或理智的价值。【批注:想到维果茨基的概念发展,意义先行。所以小学低年级机械地学习词语,中小阶段的死记硬背,给学生带来的是对其智力的戕害,因为没有意义的参与。学前,需要大量的故事,在故事里在各种情境里理解语言。小学和初中,都需要海量阅读,也是阅读提供情境,词语因使用而获得意义的原理。】

三、社会环境的教育性

社会化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和情感的倾向。这些活动能唤起和强化某些冲动并具有某中部高目标和承担某种后果。……水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

梳理:环境的无意识的影响,效果体现:第一,语言习惯。第二,仪表。仪表只是次要的道德。第三,美感和美的欣赏。

凡是我们不经研究或思考而视为当然的东西,正是决定我们有意识的思想和决定我们的结论的东西。这些不经思考的习惯,恰恰是我们在和别人日常交际的授受关系中形成的。【批注:想起美国诗人惠特曼的一句诗: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他看见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在一个家庭里,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环境,爱思考爱辩论的父母,会造就孩子的好口才;爱读书的父母,造就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没有审美趣味的父母,也会影响孩子审美趣味的形成和发展。在学校里,校长老师,校园文化,都是孩子生活的环境,一间过分强调分数的教室,孩子很难学会合作。】

四、学校是特殊的环境

成人有意识地控制未成熟者所受教育的唯一方法,是控制他们的环境。他们在这个环境中行动,因而也在这个环境中思考和感觉。我们从来不是直接地进行教育,而是间接地通过环境进行教育。【批注:所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千万不要忽视了环境的作用。】

……我们不能依赖日常联合生活给年轻人说明远处的自然力量和肉眼看不见的组织在我们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建立了社会交往的特殊模式即学校来经办这件事情。这种联合的模式和日常的生活联合相比较,有三个足够特殊的功能应该注意。第一,复杂的文明过分复杂,不能全部吸收,必须把它分成许多部分,逐步地、分层次地一部分一部分地吸收。……我们称作学校的社会机构的首要职责就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选择向东基本并能为青少年反应的种种特征。然后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秩序,利用先学会的因素作为领会比较复杂的因素的手段。【批注:学校的环境相比较社会而言应该是简化的,简化,意味着简单排除干扰;学校里的学习,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先学知识成为后学知识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尽力排除乡村环境中的丑陋现象,以免影响儿童的心理习惯,学校要建立一个净化的活动环境,选择的目的不仅是简化环境,而且要清除不良的东西。……学校认识到它的额责任不在把社会的全部成就传递下去,保存起来,而只是把有助于未来更美好的社会的部分传递和保存起来。学校就是社会完成这个目的的主要机构。【批注:所谓面向未来,即是为未来而教,传递美好的东西,有利于进步的知识和思想。所以学校应该尽力成为净土,这主要是指学校环境而言。】

第三,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的各种成分,保证使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协调,……稳定,……一体化作用。【批注:想起了丑小鸭,养鸡场是他的原生家庭环境,被抛弃后来到农家小屋,跟猫和狗生活在一起,但对丑小鸭来说,这不是理想的学校,后来的大花园才是。为什么说学校教育是公平的?因为不同阶层的孩子可以集中到一所学校学习,这样尤其使农村孩子不再受家庭环境小的社会环境的限制,甚至可能打破阶层固化,走进更广大的世界。这样的学校,意味着接纳和开放,对学校自身来说,要想实现这一功能,必不能故步自封,必得和“更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比如请社会人士或团体进校园,通过开展丰富的活动给学生提供向上进步的开放的空间等。】

本章梳理:这一章主要阐述教育是社会的职能,首先探讨环境的性质和意义:联合的,有共同行动的;然后阐述社会环境的性质;接着阐述社会环境的教育性,主要是无意识地影响;最后阐述学校是特殊的环境,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功能:一是简化和安排所要发展的倾向的许多因素,二是净化现有的社会习惯并使其观念化,三是创造一个更加广阔和更加平衡的环境,使青少年不受原来环境的限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