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玛丽苏”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玛丽苏”是一种正向自我修复的自恋行为。

自我代入型

无论看电视还是看电视剧,很多主角都是头顶自带光圈,过分理想化,如今称之为“玛丽苏”。而看电视的人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主角,已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愉悦。你会发现其实正常的这种自我代入形,是一种可控的精神“高潮”。    好处是精神上的放松。

臆想型

也许是白天,也许是夜晚,当我们发傻呆的时候,其实有大部分人都是在YY,或是功成名就,或是美艳芬芳。同样这种正常范围的臆想其实是大脑自我休眠的状态,通俗说打个盹。  好处是很多创意灵感来源于此。

人类很多的快乐,有时候是来源于更高的更高的精神或物质的追求,但有时候也可能是无论看上去还是实质上都很无用的东西。

看戏的是傻子,演戏的是疯子。在我看来这句话完美的诠释了“玛丽苏”心里的那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难得糊涂”。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适配器模式的定义及使用场景定义:适配器模式在我们的开发中使用率非常高,从代码中随处可见的Adapter就可以看...
    GB_speak阅读 353评论 0 0
  • 想要获取更多英语口语的方法可登陆网站www.tracyclass.com 英文中,动词不定式分为“带to 不定式”...
    春喜外语阅读 1,010评论 0 0
  • 1 看美剧时,很羡慕老外的那种家庭氛围,爱在他们生活中总能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出门之前的拥抱,视若旁人的左亲亲,...
    梅子_40af阅读 366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