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

昨天到集市上看到有新鲜粽子叶,突然心血来潮要包粽子。

买了两捆粽子叶,一捆捆粽子叶的一种草,我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因为在南方和北方好像不是同一种东西,但他们煮出来的都是一样的香味。糯米,大枣,五花肉。我打算要包三种口味的粽子,一种是里面什么都不放的,这是我老家的口味,需要沾糖或蜂蜜吃。 还有一种是北方的口味的,里面要放蜜枣或豆沙的,是甜的。另一种是南方口味的,里面要放五花肉,而米和肉都需要提前腌制好再包,这种口味我去年第一次学做,不成功,今年再试试。主要是因为孩子们爱吃这个口味的。所以当妈的,为了孩子,当然是再难也要学做喽。

昨天买回来,我就担心我的拖延症,所以一到家我就把米泡上,把肉腌上了。今天晚上,做饭时,我就把粽叶煮了。吃完饭我就开始包粽子。其实我对包粽子并不在行,对包粽子感兴趣也是这两年才开始的。在整个包粽子的过程里,每一个细节,我都在回忆当年妈妈教我包粽子时告诉我的要领。女儿不时来打扰我,吵闹着要学包,我也学着当年妈妈教我时那样,手把手地教她。小家伙一会儿兴趣就没有了,我也任由她去,整个晚上,我的内心充满宁静,思绪也回到儿时每到端午节我们家包粽子的情景。

小时候,我们住在爸爸单位的家属院,家属院里的女人们都互相帮助,我们儿时,家家都有3个以上的孩子,再加上大人,老人,那就是每家都有5-8口人,所以每次包粽子,都要包很多。我不记得具体需要多少米,只知道包粽子的那几天,几家妈妈们都会凑在一起,今天给你家包,明天给我家包,后天给他家包。现在我能清楚地记得那个场景,几个女人坐在一起,一边包,一边家长里短地闲聊,我们几家的小孩子们都围在妈妈们旁边,一会儿玩游戏,一会儿来学包。当然学不是目的,玩是主要的。不过包粽子真的是个技术活,包不好,不但是不好看,而且还容易漏米出来。我小时候是家里最笨的。做什么都笨手笨脚的。只能干些粗活,这样的灵巧活,我是很难学会的,所以直到我长大了,还是不会包粽子。记得那时候,几个妈妈中,我妈妈包的粽子是最不好看的,又大又丑,而包得最好的是杨家大婶,她包粽子不但好看而且小巧玲珑。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一口一个都不成题。

就这样,今天晚上我在回忆中包棕子,我突然明白我为什么这两年开始喜欢包粽子了,原来,我是用我自己的方式在回忆儿时,用这样的方式怀念妈妈。现在突然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感情了。或许,包粽子是一种传承,当女儿有一天长大了,是不是也会像我这样包粽子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