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涅槃

黄色基督

有这样一位艺术家---

他被世人视作一个桀骜不驯、冷酷无情、毫无责任感、忘恩负义的混蛋。

他是一个证券经纪人,40岁开始学画画。

一年后,抛妻弃子,独自来到巴黎一所简陋的旅馆作画。

他活得像个流浪汉,靠救济和四处借钱度日。

他忘恩负义,病的要死的时候被人收留,而他却与救命恩人的妻子通奸,最后让其家破人亡,救命恩人的妻子为他殉情。

他在塔希提岛上与土著人结为夫妻,
不久身染重病,在病魔的折磨下坚持作画,临终前双目失明,被三条围裙包着草草埋葬。

他的画一度被人讥笑,无人问津,连几个法郎都卖不掉,而如今他的作品身价过亿,成为各国博物馆的珍品。

他是《月亮和六便士》的主人公---斯特里克兰,他的原型是保罗·高更,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与梵高、塞尚并称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

利用出差的机会在路上读完了这本书,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内心一直在追问:是什么力量造就了斯特里克兰40岁之后的人生?这一定不是兴趣爱好所能驱动的。

艺术的涅槃

当斯特里克兰,身患麻风病,双目失明,盘坐在小屋的中央,倾听着塔希提岛上海浪拍打岸边的声音,用心欣赏着小屋四壁上人生最后一幅画作时,让我想到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涅槃。

我想这时的斯特里克兰内心是平静的,内心不再恐惧,他终于悟到了人生的终极命题的答案:生命的意义。至于他领悟到了什么内容我们无从而知,只知道最后一幅画作是关于亚当和夏娃的内容,他临终前要求他的妻子把画作毁掉。

当我们理解了这层含义后,就可以理解斯特里克兰各种让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了,彼时的他一定内心充满了挣扎和恐惧。

一方面,他的内心在渴求生命本源意义的答案,而绘画正是他内心所思所想的表达,每次对生命新的领悟都让他的画作达到新的高度。而这些是他个人的修行,与他人无关,因此他不愿分享也很难与他人分享。

另一方面,他的内心惧怕世俗会蒙蔽他的双眼,他把情亲、友情、爱情都视作束缚,是他客观观察世界的敌人,他排斥一切常人认为他应该做的事,哪怕让自己陷入一无是处。

什么是美?
这种世间最珍贵的东西---
就像水边的石子一样,任漫不经心的过路人随意拾起?
美是一种美妙而奇异的事物,
要由艺术家饱受灵魂的折磨,
从世上的混沌中塑造出来。
美被艺术家造就之后,也不是给所有人知道的。

现实意义

我相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某种使命的,我们需要耐心等待得到“天启”的那一刻来点燃我们的梦想,而这时我们是否有勇气摆脱世俗的羁绊,还是继续得过且过?

现实的生活具有一种平凡之美,它会使你联想到一条缓和的小河,蜿蜒流过绿油油的山林,岸边有郁郁葱葱的树木遮阴,直到最后注入浩瀚的大海,可是大海如此沉寂,如此漠然,让人突然涌起一种莫名的不安,似乎包含着是我们恐惧的东西,我们渴望追逐梦想,一心想过更加冒险的生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初夏五月,校园里酝酿着如火如荼的憧憬。丁香花早已收起了惆怅的千千结,忘忧草披散着她颀长油嫩柔韧的叶子,一簇簇一行行...
    盛夏的果实李秀英阅读 4,413评论 5 12
  • 仙三中,唐雪见与景天在地府点了同一滴眼泪,泪珠轻落,他们的指间触碰。刹那惊华,抬眸对视,仿若一眼万年。 人们常说,...
    婷仔仔_aa17阅读 1,677评论 0 2
  • ◆★◆网络剧《校花的贴身高手2》正在热播,目前已经获得点击率破亿的好成绩。日前,原著作者鱼人二代携手主演李宗霖、黄...
    2e79367fb0f5阅读 4,615评论 0 0
  • 我是一只暗夜的精灵 披着孤独,出没在黑夜里 墨蓝眼睛,寻觅光阴 猫头鹰在歌唱 萤火虫舞动在风里 露水沾湿我的足迹 ...
    晓澈阅读 2,707评论 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