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关于冰灯的记忆

很喜欢作家迟子建的作品,首先是她笔下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和那些故事,基本上都是我比较熟悉的生活。

就拿今天读的这篇《冰灯》来说吧,写于1995年,在此之前我也一直生活在哈尔滨,与作者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那时候还没有火爆全国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就去作者描绘的那个兆麟公园看冰灯。

一到了冬天,那就是一个冰雕的世界,每年的冰雪节就在那里举办。在我的记忆中没去过几次,因为天气实在太冷,尤其是到了晚上气温更低,而且当你徜徉在冰雕集中的公园里,又被四周冰的冷气包围着,自然是冷上加冷,一定得跺着脚走路才行。

如果想等到气温高一点的时候再去,那冰雕可不等你,经过风吹日晒的,它的表面也会慢慢染尘、溶解、变形,肯定会失去当初的光彩。如果再晚一点,不等它完全融化,也要人为地拆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所以看冰灯也是有时限的。

记得最后一次看冰灯是2019年的冬天,因为YQ的原因,冰雪大世界建造完成之后,立即就被封闭了,无论它建造得有多么壮观,大概不亚于最火的这次狂欢,但最终都没有在世人面前展现,我们只是在电视上看看那些美轮美奂的画面,所以只好去了开放的兆麟公园看冰灯。

可惜的是这次我只转了半圈,就冻得浑身哆嗦,钻回车里不再出去。正如作者所说:“冰是寒冷的产物,是柔软的水为了展示自己透明心扉和细腻肌肤的一场壮丽的死亡。水死了,它诞生为冰,覆盖着北方苍茫的原野和河流。”,所以人得禁得住冷,才能看到最美的冰雕和雪的世界。

冰灯也是有不同的形态的,“在远离人烟的地方,人们点起冰灯是为了驱散沉重的黑暗。而在人烟稠密被灯火笼罩的城市,人们之所以不让冰灯呈现本色,装饰起各色彩灯,是因为城市已无真正的黑夜了,人们只能把美寄托给多彩的光焰,来渲染和烘托冰雪之美。但再绚丽的色彩,也抵不上一种本色更为经久不衰。”作家迟子建漠河老家的冰灯,就是那种自然的、原始的,为驱逐黑暗而生的冰灯,她对它异常地留恋,因为那寄托着她对家乡对亲人深切地怀念。

我生长在灯火璀璨的城里,只能欣赏经过装饰的绚丽的冰灯,那也是我对故乡对亲人的怀念,这种诱惑和怀念也是永恒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2年11月初,我在贵州安顺(有名的是黄果树大瀑布)出差,知道待的时间比较久。妻刚退休,空闲时间较多,出去...
    xjqu000111阅读 548评论 0 0
  • 第三十三章 冰灯佳话 寒假期间,整个校园里没有了往日的喧嚣,空荡荡的没有几个人,就像我的心情,空空落落的,显得很萧...
    苦海无边4149阅读 140评论 0 0
  • 很久以来,一直有带着父母出游的心愿,碍于爸爸手术恢复不好的腿脚,一直没能实现。 夏天哥哥回家时,给爸爸买了超轻轮椅...
    新月焕然阅读 220评论 0 2
  • 第二十五章 冰灯史话 战智湛正在出神的望着围着“御猫”的几个女兵,梅笑然却十分向往的说道:“我下连队的时候,也和战...
    苦海无边4149阅读 146评论 0 0
  • 一、 1962年,一个奋发向上的年头。 在中国北边有一座从来没有城墙的城市——哈尔滨,一到冬天,它便被白茫茫的冰雪...
    骑驴漫游阅读 680评论 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