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读过的书

小时候受母亲的影响,刚刚能认得几个字就满世界找书看,懂与不懂倒是其次,就是觉得能够在书里找到好听的故事,那样就不用等到母亲刚好有空,心情刚好不错才能听到故事了。

那时候课外书很少,我和哥哥用那几本连环画换遍了村里和同学们的《少年儿童》、杂志、连环画,有一次居然换了半本的《红楼梦》,我们读不懂,只好让我妈看,然后给我们讲。

后来识字多了我们拿了为数不多的压岁钱定了《红领巾》,《故事会》这些书让我们交到了很多朋友,那时在农村可供娱乐的渠道很少,电视一个村就那么几个,还得看主人家高不高兴开着。

读这些闲书给我和哥哥带来的好处是,每次和小伙伴们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心,他们都会围着我们佣膜拜的神情听故事。那种隐隐的得意之情让我们讲得很起劲,非常享受被人围绕的感觉。

有一年暑假不知道在哪里弄了一本《聊斋志异》,白天作作样子干点家务就躲着看,晚上打着手电躲在被窝里看,看到半夜书中漂亮迷人的狐仙突然变成食人的鬼怪吓得瑟瑟发抖,终不敢一个人睡去。只好亮着手电干坐一夜,第二天忍不住再看,总是被那些离奇又曲折的故事牵扯着,欲罢不能。有一次烧火煮饭,看得入神烧焦了整整一锅米饭,被我妈一气之下把书塞进了灶塘,此后再也没机会看《聊斋志异》,很遗憾。

迷上古龙和金庸,常常幻想自己就是那仗剑走天涯的侠士,把除暴安民行侠仗义作为自己的信条,常常因为看得太入迷几乎要为风云突起的江湖邪恶与失衡的恩怨拍案而起。

我和小伙伴们决定在学习之余开始练拳脚,弄了两蛇皮袋子装了土吊在树上练沙袋,决定以后要用拳头征服那些平日里看不顺眼而被我们定义为坏人的人。

于是村里就掀起一股习武热,随时都能听到"嗨,哈,嚯"的吼声,路边被霹雳掌的催残的小树枝以及教室里铁头功损坏的桌椅见证了我们的侠义与热情。

琼瑶阿姨卿卿我我的爱情小说恰到好处地配合了我和我同学们的青春期,记得当时她一共写过四十二本荡气回肠的爱情小说,我们女同学在一起就会谈论谁看了哪一本她的新作,哪个男主角更迷人更痴情,大概类似今天青少年追星。

上不喜欢的课,总是拿了课本遮住小说看得入神,老师点名很久也不知道。琼瑶阿姨小说的男主角总是儒雅而惆怅,女主角总是忧郁而纯情,他们的爱情总如韩红的歌曲九路十八弯,缠绵而坎坷,年少懵懂的我以为这就是爱情的标配,以为这就是爱情的模样,一定要轰轰烈烈,寻死觅活。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选择的书也有所不同,不过阅读这个爱好倒是一直保持下来了,读一本好书就如品一盏好酒,韵味悠远醇香,流经岁月仍让人难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